汉中天坑火出圈 记者实地探访

时间:2024-05-23 16:33:58  来源:汉中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汉中天坑火出圈 记者实地探访

获得“国字号”金名片后,前往禅家岩镇地洞河天坑旅游探险的游客明显增多,去年抖音上的一则点赞量高达13.4万的短视频,让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坑火出了圈,也为禅家岩镇的村民带来一条致富的新路

周遭绝壁入云雄,万古深坑接地宫。时值初夏,地处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的地洞河天坑四周绝壁直耸云天,坑底林木浓翠蔽日,瀑布宛如银河坠地,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前往观光探险。

29bfec94bca15f7a20260e201e47585a.png

养在深闺人“初”识

今年21岁的吴先生和4位朋友一大早就驱车从西安来到地洞河天坑。“听朋友描述了天坑的美景,我迫不及待就过来一睹芳容,这里的自然景观太震撼了,不虚此行。”他说,现在地洞河天坑是他们“朋友圈”里必打卡的旅游景点之一,回去以后他会继续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2016年,“汉中天坑群”一经发现就震惊世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地理大发现”。地洞河天坑是“汉中天坑群”中仅有的2个超级天坑(深度和开口都大于100米)之一,全球排名第6,属于正在发育期的超级天坑。

图片

“地洞河天坑集天坑、洞穴、峡谷、溶洞、飞瀑、峰丛、洼地等浑然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其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完整性以及可保护性等资源禀赋优异,达到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主任肖义恩说。

为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塑造天坑旅游品牌,禅家岩镇积极对接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市天坑群地质遗迹保护利用中心等部门,通过持续创建和积极申报,于去年9月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级三星级地质文化镇。

获得“国字号”金名片后,前往禅家岩镇地洞河天坑旅游探险的游客明显增多,去年抖音上的一则点赞量高达13.4万的短视频,让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坑火出了圈,也为禅家岩镇的村民带来一条致富的新路。

图片

引来了游客,留住了村民

村民王安虎家位于地洞河天坑的入口处。“我们的天坑这么美,总有一天会火的。”抱着这样的想法,前几年在外打工的他,去年回乡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名为“山水印象”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今年“五一”假期,他家客房早在十多天前就被抢订一空。考虑到来天坑的年轻人居多,村子里没有其他娱乐设施,他专门开了一家KTV,生意很是火爆。

图片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王安虎一样选择留在家乡、建设家乡。村民崔文丽原本和老公在新疆打工,今年春节期间,来家里拜年的亲戚纷纷提出要她带路去天坑看看。她敏锐地嗅到了这个“商机”。“去天坑的路艰险难行,外地过来的人不熟悉路况,需要本地人带路,我就留下来了。”崔文丽说。

前不久,崔文丽又在天坑入口处租了个餐车,售卖菜豆腐和荞面花卷等当地特色小吃。“我为游客带路、摆小摊,只想让更多的人来到我们这里、了解这里。人多了,村民致富的途径就多了。”崔文丽说。

为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村民们拿出了最大的热情,核桃、板栗等当地特产免费送,自家酿制的包谷酒免费喝,自家煮的饭免费吃。4月中旬,4名来自西安的学生来天坑游玩,由于返回时间太晚,一时找不到住的地方。“学生娃娃来一趟不容易,我就安排他们免费住到我家里。”村民王树琼说,远到是客,有时候见到游客吃泡面,他也会舀一碗自家做的饭端给游客。

采访过程中,每位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以前当地人的生活十分贫困。如今依靠这片“绿水青山”,大家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金山银山”。据统计,2023年地洞河天坑累计接待游客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今年清明节假期和“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消费的增长。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天坑火爆出圈,游客纷至沓来,也为当地的管理提出新的考验。“我们努力把服务搞好,把这么好的资源利用起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火石子村村支书陈正玉说。

图片

陈正玉介绍,去年建成了天坑科考步道1.6公里,开发了攀岩路线24条,方便游客前往地洞河天坑。同时,建成了服务保障点1个、停车场2处、公厕2座,聘请了7名工作人员对天坑洞内及周边环境卫生、游客安全、停车场秩序等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村里共有3家农家乐,天坑入口处的18辆餐车也全部运营,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吃住需求。今年,他们又利用天坑入口处的林地资源,引入林下康养项目,打算建设露营基地,增加旅游承载力。

陈正玉明白一个道理,开展生态旅游须同时达到保护生态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让当地原住民参与到天坑的旅游开发中很重要,去年我们成立了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对天坑的旅游管理实行村民自治。”

前往天坑洞口的道路艰险难行,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村上实行登记制,每位游客需签订安全承诺书,村上还与保险公司合作,游客可以自愿购买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保障自己的安全和权益。

为了保护天坑内部环境、石钟乳等地质遗迹不被破坏,保障广大游客游览安全,从4月18日起,村上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思路,规定前往地洞河天坑的游客需提前在“地洞河天坑”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约。

图片

“天坑是珍贵的地质遗产,底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我们将坚持保护至上、保护优先的原则,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在充分挖掘天坑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险科考、科学研究、科普教学等多种功能的同时,努力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禅家岩镇镇长陈益林说。(记者 崔慧芬 张帆)

编辑:张映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