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调二黄”地方戏曲走进汉中市南郑区法镇九年制学校社团,为法镇九年制学校的师生们献上一场既专业又趣味十足的地方戏曲展示。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法镇传统地方戏曲文化的魅力,意识到保护传承这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二黄的重要性。
汉调二黄,属于皮黄腔剧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是陕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南郑区法镇已流传了两百多年。汉调二黄不仅对京剧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中国极其稀有的剧种,也是中国比较古老的戏曲剧种。法镇的汉调二黄是研究戏曲的活化石,是戏曲寻根的重要源头。法镇汉调二黄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其艺术传承的主要方式是“活体传承”,即靠艺人的口传心授。许多老艺人,既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杰出的传承者。
汉调二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谯兰志为在场师生介绍了汉调二黄戏的历史、行当、“唱念做打”等知识并演唱了精彩的汉调二黄戏《辕门射戟》《花田错》和《蒋干盗书》选段,动听的唱腔和潇洒的动作,让在场师生们看得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汉调二黄在南郑曾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法镇的汉调二黄就是南郑文化艺术花园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奇葩。法镇的汉调二黄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剧种,有过曾经的辉煌历史。当前迫切需要加强汉调二黄戏进校园活动,培育法镇当地青少年学生学习演唱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利用社团活动,聘请汉调二黄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加大宣传培养力度,把汉调二黄优秀剧目、优秀唱段教授给下一代。通过汉调二黄戏走进法镇九年制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当地汉调二黄戏传承人的“口身”传授,有了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学习传唱,传承就有了希望。
编辑:张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