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 走近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

时间:2023-08-02 09:58:47  来源: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起点新征程 走近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08年以来开展了《汉中藤编》大量的非遗资源普查与记录工程,以及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该项目从县区级非遗逐级被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它的脱颖而出是近年来汉中市文化建设特别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成果

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考察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一殷切嘱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实践要求,以及对汉中人民的深切关怀,给了我们极大的政治指引、奋斗感召、精神鼓舞,我们倍感责任、倍受鼓舞、倍增力量,是指引我们奋进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南郑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08年以来开展了汉中藤编大量的非遗资源普查与记录工程,以及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该项目从县区级非遗逐级被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它的脱颖而出是近年来汉中市文化建设特别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成果。

图片

汉中藤编是以青藤、竹、木为原料,运用手工编制各种生活器具或工艺品的传统技艺,具有纯天然、纯手工、绿色环保、质韧体轻、大方耐用、雅致简朴、透气舒适等特点。汉中藤编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已逾千年。藤编技艺在漫长的传承岁月里,无论原材料,还是工艺、造型、编织图案等都在不断演变创新。

图片

作为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的保护单位,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汉中市南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导南郑区藤编企业、合作社积极探索“非遗+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汉中藤编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产业振兴,以“加强合作、提升品牌、持续发展、共同致富”为宗旨,带动上千户农户入社、累计培养熟练藤编工人2000余人、助力上百户贫困户脱贫,实现家门口就业。

图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该项目,对照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九个一”机制,先后组织省市非遗专家对该项目进行多次专题调研,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汉中藤编十年保护规划,申报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为省级示范传承基地及省级非遗工坊,拍摄制作的汉中藤编宣传片获得省级非遗类视频大赛二等奖,正在著写并计划出版汉中藤编普及读物一本。同时加强与西安美术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成立研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合作研发新产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电商平台的开发利用,拓宽销售渠道,生产的各类藤编产品畅销海内外,给企业和村民带来了巨大财富。与此同时,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以藤编为主,带动棕编、竹编、扇编、草编等传统手工技艺共同发展,在传承非遗手工艺的同时,带领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作为汉中藤编的保护责任单位,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也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认真贯彻非遗法、乡村振兴推进法,依托南郑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汉中藤编为品牌特色,构建藤编产业“一核引领、一品支撑、多级突破”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着力打造“汉中藤编”优质品牌,加快新科技的推广利用,全力推进非遗保护、学研文创等方面协同发展,将南郑建设成非遗保护、文化产业的示范基地。(李文文)

编辑:张映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