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略阳县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主题主线,积极主动对接市场,努力改变过去传统蚕桑发展模式,引进智能化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有效推动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为全县蚕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数字化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略阳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蚕桑发展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引进CYS19型蚕种催青(保种)智能控制系统,运用网络覆盖、电脑精准控制、视频监控对蚕种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线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对比,提升了蚕种催青科学化管理水平,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蚕种胚胎发育和孵化率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同时,引进小蚕共育智能化温控设备,利用手机终端对共育室内温度、湿度、气流进行精准调控,实时监控,使小蚕发育过程中每个技术环节处理都有源可查,有据可依,为小蚕的健康发育、后期的大蚕饲养、蚕茧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略阳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龙头带动作用,采取“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大棚饲养、方格簇自动上蔟等技术,通过“精细化养蚕+订单回收”,不仅确保蚕农丰产丰收,还夯实了规模化蚕桑产业基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目前,黑河镇岩房坝村、大黄院村,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等地的蚕桑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正朝着“强村大户、一村一品”方向努力前行。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持续改变过去传统、古老、单一的养蚕经营模式,提升产品研发加工能力,与国内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开发出了桑葚果酒、桑芽茶、蚕丝被、蚕沙枕等产品。同时,主动与市场对接,利用线下门店和淘宝、抖音、微信等平台,多渠道开展商品营销,延伸产业链条,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农产品推广精准性,为产业发展增加新的增收空间,提高经济效能,推进略阳蚕桑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信息化发展。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 毅 通讯员 王 珂
编辑:融媒体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