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助力扶贫 多位专家向吴堡基层医务人员传“手艺”

时间:2019-11-18 11:50:06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医艾灸助力扶贫 多位专家向吴堡基层医务人员传“手艺”

这次义诊主要以“讲授艾灸治疗常见疾病的技术为主,接诊群众就医为辅”,由吴堡艾草产业领导小组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艾灸学会协商从9月25日到11月24日,在县医院、中医院和各镇卫生院对医务人员开展8次义诊培训的第7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b94f3cd0c26ecb70f869b651956e5dee.jpeg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通讯员 郭娇娜)11月14日,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中医艾灸义诊专家们又来到了吴堡县,开展他们之前定好的“传经送宝”约定—中医艾灸扶贫。

这次义诊主要以“讲授艾灸治疗常见疾病的技术为主,接诊群众就医为辅”,由吴堡艾草产业领导小组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艾灸学会协商从9月25日到11月24日,在县医院、中医院和各镇卫生院对医务人员开展8次义诊培训的第7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老村医也能当专家”

11月14日下午,在郭家沟镇卫生院二楼的诊疗室里,北京安定门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刘延涛手法娴熟的向大家展示“走罐”技术,他的身边围着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大家都在潜心倾听刘大夫的讲解:“走罐法和拔罐法相比,走罐主要是这样有选择地在一条经络上起作用,一定要先在皮肤上抹油再进行扣罐,然后在要拔的部位来回这样推动……”

听讲最认真的要数老村医郭光耀了,今年62岁的他在村里服务了40多年又被返聘回镇卫生院继续从医。郭光耀说,自己从1977年高中毕业就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医,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办法学习系统中医病理知识,他就自己花钱买书看,“自学自治”。看到专家们来吴堡后实打实的“传帮带”,让他感触很深:“这两天有这么好的师父现场教学,又能学到很多中医诊疗知识,我太开心了。”目前,郭光耀已经可以很熟练的帮病人找准穴位,针灸治疗。

在屋里的诊疗床上,坐满了前来看病的乡亲们,有的腿上绑着艾灸盒、有的人双臂上扎着银针,还有人在拔罐,大家不时地互相交流一下“治疗”心得,好不热闹。

郭家沟卫生院院长王振亭手里拿着几张病人花名单,上面满满的记录着这两天接收的病人姓名、年龄和症状,他说:“两天来接收病人55例,我们把他们的信息全部归档,等专家走了也依然可以继续来我这里治疗。”

5617a0cdaa5de37b23cbe82778252c71.jpeg

他们从远方来,情谊吴堡

除了刘延涛,身怀绝技的还有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霍艳,她是第二次来吴堡开展义诊扶贫活动了。在郭家沟卫生院,霍医生身边总是围着一群人,有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向她请教问题,也有老乡们关于身体疾病跟她求助,一天下来忙得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这边的热敏灸教学结束后,霍艳又急忙去看另外一个正在灸聊的病人,时不时叮嘱她要注意施术部位的保暖,避免再受风寒。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宣蛰人银质针疗法专业委员会会长汪忠特地从安庆赶来,他15日早上刚下火车来不及休息就投入了义诊活动中。经过一天的诊疗,细心的汪忠发现,当地老年人多,患中风、颈肩腰腿痛疾病的病人居多,而中医对这些病症已有成熟的治疗经验。于是,他手把手地教当地医务工作者掌握中医疼痛科疾病的针灸、火罐、艾灸、放血、拔罐等手段,与吴堡当地百姓、医护人员建立了浓浓的情谊。

对于后续的援吴健康扶贫,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恩光又有了新的计划,他说:“我们会结合当地医院实际,一方面继续跟进制定医疗教学方案,对吴堡医生们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将对当地医院医疗器械依赖程度较低的中医科作为突破口,将其打造成品牌科室,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编辑:熊惠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