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 通讯员 张帆)“上炮呀!”“跟他对車!”“快把‘老头’拉出来!”“跳马踩他!”……11月8日,在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休闲娱乐区,六七位大爷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盯着棋盘,正你一言我一语帮助两位对弈的大爷“攻城略地”,气氛好不热烈。
这样的景象,对于住在解放门街道四浩庄周边的老人们来说,已是生活常态。当城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升级,“养老难”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之一。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先试先行,趟出了一条多元融合、精准服务的新路子,努力把贴近老人年需求的养老服务办到家门口。
精准把脉 探索建立“1+1+1+N”模式
解放门街道位于西安市新城区的城中位置,常驻人口4.2万人,60岁以上人口占比14.76%,独居老人多。有效化解日益突出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解放门街道党工委一直积极探索的命题。
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解放门街道排除万难,建成了24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筹资1100万元打造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1500平方米的空间无偿提供给通过“擂台赛”择优引进的新城区爱心护理院、陕西心为养老服务机构2家社会组织,分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疗养、助餐配餐等服务。
高品质、专业化的服务供给,才能实现“政府放心、老人舒心、家人安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后,设置健康医养、日间照料、营养助餐、老年大学和休闲运动等5个功能分区,可同时为百余名老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并探索建立“1+1+1+N”的综合养老服务模式。其中,“1+1+1”代表一个基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个支点(医养结合)、一个平台(智慧管理平台),“N”为吸纳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让老人安逸,让子女安心!”解放门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晓程表示,以建设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为老年人助餐配餐为切入,以医养结合、文化娱乐融合发展为支撑,精准把脉城市老人生活需求,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 “智慧养老”让晚年生活有品质
走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程诊疗系统。屏幕上,一位医护人员坐在那里,只要有老人前来问诊,他就开始与老人进行沟通。
“它与医院是直接连线的,避免了老人腿脚不利索去医院不方便的问题,这只是我们智慧养老理念的一部分。”解放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引进了全时云智能系统,其负责人杨潇介绍说,除了远程诊疗,还建立“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录入全街道及周边社区11556余名老人的家庭住址、身体及家庭状况等信息,只要老人或家人打开网址,轻轻点击手机下单,就可以让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进行家政、按摩理疗、上门诊疗及精神慰藉等服务,“目前,部分服务是由政府买单的,因此老人仅需要支付极低的费用,就可以享受服务。”
智慧养老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个特色。新城区爱心护理院引进“三三联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了养老站、护理院、居家需求老人三方以及民政部门、老人亲属及养老站三方构成“三三联动”创新机制。“通过多方实时视频,方便、快捷、可视、精准为老人及家属提供联络、咨询、远程会诊、网上医生等服务,同时也为政府提供监管方便。”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院长王诗长说。
依托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新城区爱心护理院每周派专家轮流坐诊,配备2名医师、2名护士,集健康医疗、康复护理、老人颐养为一体,提供健康顾问、慢病管理、中医治疗、远程家庭门诊、养生文化、紧急救援等多种服务。
不仅仅能理疗、能看病,养老服务中心还开设了专做老人餐的“心悦餐厅”。
“老人们每日只需10元钱,就能吃到早午餐。”陕西心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高平介绍说,助餐中心配备国家级营养师,科学合理安排老年膳食,同时实行志愿者送餐服务,解决高龄及自理困难老人用餐难问题。
经常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秦老先生说:“我退休5年了,服务中心就在我家附近。这里功能很齐全,看小病不用跑远,还能跟自己同龄的老人交友聊天,服务态度也很好。在这里和棋友们下下棋,腰痛的话按按摩,胳膊受凉了烤烤电,特别方便!”
老有所乐 “学院式养老”撩咋咧
解放门地区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分布多,退休老人素质高,养老需求品质化,“学院式养老”是打造养老服务一项新内容。
依托社会组织陕西心为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办了老年大学。在这个平台下,许多爱好相同的老年人还自发成立了小团体,联合社区定期开展各类活动,为兴趣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
“我退休12年了,老伴去世的早,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人。”提起老年大学,王老先生感慨万分,“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这个养老服务中心,于是就来看一看,感觉很热闹,如今我几乎每天都会来,看看书,下下棋,还能交到很多朋友,所以由衷地感谢街道可以组织这样的平台,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很强烈的归属感。”
春节期间,书法兴趣小组的老年人发挥所长,为周边的居民群众免费写春联;在冬至、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相对年轻“小老人”给年长的“老老人”包饺子、煮元宵,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饺子、送元宵,社区氛围其乐融融。
“邻里之间,我们倡导互助式养老。”解放门街道西六路社区党委书记郑珂说,计划借鉴时间银行的模式,给老人们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将来等他们需要帮助了拿出来兑换,鼓励老人之间互助养老。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在原有老年大学书画、合唱等传统科目外,陆续开设瑜伽、花艺、古琴、烹饪等特色课程,不断满足城市老人差异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
赵大爷和老伴儿都是老年大学的常客,他说:“平日里,我经常带着老伴和3岁的小孙子来这里休憩放松,老伴也特别喜欢这里老年大学的烹饪课,还经常做给我吃嘞!”
西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碧辉曾在观摩会上对养老服务中心连连称赞:“15分钟‘便民圈’下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速度的概念,是便捷的概念,是为老养老服务便捷的要求,我们要共同学习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
据统计,养老服务中心先后为老人提供专家诊治、康复治疗等医疗服务647人次;老人登记接受日间照料约300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367人次;助餐中心每天为300余人次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办卡老人338位;社区老年大学先后举办法律讲堂、健康讲座、花艺培训、书法研修等课程53场次,极大丰富了社区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解放门为老养老的经验已经“走出去”,不断复制、生根、发芽。胡家庙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韩森寨街道“饭大爷”老年助餐连锁品牌等陆续建成运营,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捷舒心的养老服务,乐享晚年生活。
编辑:熊惠玲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
忒色 当青铜器饕餮纹饰在研学少年的拓片中浮现,当《诗经》雅韵随啤酒泡沫升腾——这个夏天,岐山县以一场持续4个月的“寻周记”周文化系列活动,让沉睡3000年的周礼文明走出典籍、融入市井,在古今碰撞中奏响新的乐章 2025-08-11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