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林正在给养母看手机视频。
西部网讯(通讯员 马祥伟 赵华斌)2018年春节,石泉县熨斗镇沙湾村的李德林带着“疯娘”回家过年了。那时,他刚满36岁。虽相貌普通,但沧桑的脸上却写满了幸福。
李德林是1981年出生的,3岁时,因家境贫寒生母不辞而别,至今杳无音信。至此,他只能和父亲李先兵相依为命,日子清淡如水。
李德林的父亲是1959生人,为了把儿子抚养成人,在妻子走后不久,他便远赴河北煤矿挣钱养家。1999年那年,他经人介绍与本镇的付国芳喜结连理,这是父亲的第二段婚姻。
那时,李德林已初中毕业,开始外出务工,学着自食其力,赚钱养家。他进过鞋厂、卖过陶瓷、当过搬运工......2007年,在父亲和养母的资助下,他用攒的19万元在老家盖起了一栋小洋楼,村里人都夸他。

李德林的父亲去世后遗留下的木箱。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正当他们家日子蒸蒸日上的时候,父亲李先兵不幸被诊出肺癌晚期。为给父亲治病,李德林辞去了渭南某工厂的优厚待遇,筹集6万余元药费随父远赴河北邢台治疗。2013年6月,虽然经历了800多个日夜的抢救,依然没能挽救住父亲的性命。
父亲去世后,养母付国芳精神崩溃,后被安康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这一切险些压垮李德林。

李德林牵着养母的手准备外出务工。
“娘在,家就在!虽然养母不是亲生的,但胜似亲生母亲。我一定要赡养她到老。”李德林说道。就这样,李德林日复一日的照顾着自己的养母,不离不弃。
渐渐地,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养母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却终日离不开人。而此时,李德林早已家徒四壁。
为了生存和偿还债务,李德林决定带着养母打工去,他说无论如何都要让养母下半辈子过得幸福。就这样,他一边扛着行李,一手牵着养母的手踏上了前往宝鸡凤县的路程。

李德林正在帮养母穿衣服。
在打工的日子里,李德林每天都亲自为母亲做饭、喂药、洗脸、洗脚。每周还特意做两次肉,每季给老人添一套新衣。

李德林正在给养母夹菜喂饭。
李德林经历了太多的变故,至今依然单身一人。虽有好心的老板、工友、亲戚为他介绍,但最终却因养母的病情和巨额彩礼而无果 。
“在那些姑娘们的眼中,除了彩礼和我这个累赘,难道她们真的就看不见我儿的好吗?”养母付国芳喃喃自语。

李德林正在洗家里的衣服。
“我现在收入很稳定,每月都有5000元左右工资,除去生活开销和养母的药费外,每年至少能存3万余元,要不了几年钱就攒够了。那时,不愁找不到媳妇儿。”李德林说。

李德林坐在空荡荡的屋子发呆。
编辑:韩睿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