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通讯员 党宇杰 张亚林)日前,大荔县凭借大荔面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荣获由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据了解,“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
大荔面花是久负盛名的面花之乡,在渭北乃至全省独树一帜。
按用途可分为时令面花、喜庆面花和祭祀面花,是民间农妇用特等面粉借助刀、剪、针、梳等工具,汇集了揉、捻、捏、搓、点等多道工序。
其造型艺术有花、鸟、虫、鱼、戏剧人物、各种动物和建筑等,内容有祝福美满婚姻、子孙兴旺的鹣鹣馍。
有祝贺老人福寿双全的寿桃,有春节拜年祭祖的花馄饨、花馒头、花糕、花炸果等十几个品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大荔面花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2007年作为渭北面花的代表(渭北面花制作技艺)获批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药王庙、花糕等面花作品多次获得民间工艺大奖。
近年来,大荔县着力加大对大荔面花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力度,设立了面花活动及传承基地,挖掘培养省市县传承人11人,鼓励扶持面花产业发展。2015年更是通过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我们的中国梦-东西南北贺新春》栏目,让大荔面花走进央视,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据介绍,大荔将以这次荣誉为契机,深入发掘和盘活当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化资源,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生态的整体保护和创新发展,打造人文大荔品牌。
大荔花馍。
编辑:韩睿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
忒色 据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还将推出馆长讲展、数字展览等活动,邀公众重温抗战荣光,汲取前进力量 2025-09-05
忒色 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打造“河庄坪村晚”,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村晚”为来河庄坪镇体验窑洞民宿的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2025-08-21
忒色 8月6日,人民网推出报道《店里的“老外”越来越多了》,同样以“老外”热门打卡城市——西安为例,解读“中国的吸引力从何而来”,在这篇文图、视频报道中,外国游客在西安做陶俑、品美食、穿汉服,忙得不亦乐乎,折射出持续升温的“China Travel”热潮 2025-08-12
忒色 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西安峰会等重点活动,将邀请近百余名行业专家出席并发表演讲,为行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