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小川:复旦情结、金融人生、西部情怀

时间: 2019-06-13 09:39:59 字体设置

蒲小川

学习成为生活的一种状态

尽管有如今的学识和成就,但蒲小川只认为自己是“一个金融工作者”。他还在不停地学习,尽管工作繁忙,一年下来,他仍旧保持着几十本书的阅读量。最近,他正在研读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与记者交谈间,谈及对金融和经济的的理解时,他信手拈来新近从该书和其他书籍中汲取到的广博知识。

“我有一个特点,大概每十年系统学习一次。”与大多数人一鼓作气式的读书并获取学位不同,蒲小川的继续学习总是与工作交错进行。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硕士毕业后,他投身金融领域,在南方证券时“发现知识不够了”,于是连续十个月,他每天学习到深夜两三点,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考试做准备。博士一年级,他沉浸于校园和书本,几乎一整年未再工作。2010年,他又继续研读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专业。

“因为你知道你需要什么,所以读书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带着源于实际的问题和需求,蒲小川的学习非常自主。在复旦期间,事务再繁杂,他也从不缺课。经济学院的学位课考试尤为严格,在他的记忆中,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几乎都会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第一次考试不及格,但他从不在此列当中。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也为他的经济研究打下了强烈的“现实色彩”。“从现实的需求出发,归纳出来之后,进行理论的思考,反过来又回到实践。”蒲小川高度重视研究,并秉持着与实际密切结合的研究姿态。对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西安分院姜万军院长不吝赞扬,在他对旁人的介绍时总会说:“小川是北大光华的优秀校友,是一位真正的专家”。

京沪两地的学习与工作,也让他对经济学研究中“京派”与“海派”的风格有了切身的体悟。“京派,在北大读书时我有个感受,他们非常强于宏观战略,强调社会资源整合和公共关系运用。海派,在国际化视野的同时,重视市场化机制和专业化运作,擅长具体金融解决方案。”从这种鲜明的特点中,蒲小川深受启发,他的思考和体会是:把“京派的宏观与战略”和“海派的国际化视野与具体金融解决方案”有机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水区问题就能很好解决。

为此,在为地方政府和客户解决经济和金融问题时,他始终要求自己及团队做到“宏观上有战略,中观上有思路,微观上有措施。”同时,他高度重视团队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复旦经济学院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为主要渠道,他鼓励并安排员工以各种方式到两院校接受继续教育。

高度重视知识的汲取,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这是蒲小川独特的工作、学习风格。甚而,这种对知识与研究的重视,也渗透到他身为管理者、身为父亲角色的点滴中。在团队纳新时,他对专业岗位求职者的硬性标准之一是必须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他还笑称,在博士论文后记中他曾写道,自己刻苦攻读博士的原因,除了系统研读经济学理论外,还想留下一根标杆,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去超越。(记者 刘郝 唐雨 摄影 苏昊炜)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 三秦企业文化网   编辑: 谢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