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汉滨区整合4.09亿 投入资产收益扶贫

时间:2018-10-19 11:15:00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脱贫攻坚|汉滨区整合4.09亿 投入资产收益扶贫

安康市汉滨区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整合涉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9亿元,投入资产收益扶贫。汉滨区以资产收益推动脱贫攻坚,既确保了扶贫资金投放安全,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原标题:汉滨区:以资产收益推动脱贫攻坚

安康市汉滨区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整合涉农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9亿元,投入资产收益扶贫。按照一般村贫困户每户1万元、深度贫困村每户2万元的额度,汉滨区为全区231个贫困村集体进行配股,折股量化到村、收益量化到户,共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04个,蹚出了一条使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贫困户从中获得稳定收益的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新路子。

资产租赁 家在深山业在闹市

9月13日,在汉滨区城东农贸市场,记者看到了几排整齐的蔬菜保鲜库,有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中。

汉滨区委常委、副区长荆钟告诉记者,汉滨区在城东农贸市场投资500万元,建设50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其产权属于深度贫困村,保鲜库被租赁给安康市巨峰商贸有限公司使用,每年3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全部分配给深度贫困村。

根据企业和园区发展需求,汉滨区将产业引导资金直接用于购置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建设冷链物流仓库等,实施对外租赁,实现租赁收益。这种方式可以充分保障资金安全。如果租赁设备和场地的企业经营不善,村里可以寻找新的企业来租赁。目前,汉滨区投入资产租赁资金3500万元,预期年收益210万元。

针对受地理环境限制、难以发展产业的“薄弱村”“空壳村”,汉滨区通过异地置业,为贫困群众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为推动异地置业,汉滨区注册成立了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45个深度贫困村入股。汉滨区将增值保值潜力大、收益稳定的移民搬迁社区商业用房等优质资源,按照成本价配置给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受村集体和股东委托,通过转租、经营等方式,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并要求村集体不得对外出售和转让股份。

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告诉记者:“今年6月,我们在水景湾小区购买了800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现在,我们把门面房出租,得到租金380万元。近日,我们准备召开股东大会,研究分配方案,早日把租金分下去。”目前,汉滨区异地置业投入资金约6700万元,年保底收益402万元。

资产租赁和异地置业让地处深山的深度贫困村,在城区繁华地带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我们村产业发展不景气。现在,通过异地置业,我们有了持续稳定的收益,大家对脱贫也有了信心。”中原镇东沟口村党支部书记耿东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需要投放产业引导资金,但同时也存在着自然灾害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企业管理风险、企业道德风险等。为此,我们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选择资金投放的方向,既要保障资金安全,也要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荆钟告诉记者。

同步同业 科学种植标准生产

9月14日,在五里镇白马石村一处山梁上,放眼望去,在漫山遍野的绿树间,大片的魔芋长势喜人。

陕西安康白马石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安才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白马石村建设万亩魔芋种芋繁育基地,目前已种植魔芋8000多亩、辣椒1000多亩。“这里大片土地长期撂荒。去年,我们对土地进行了平整,修了生产路,种植的500亩魔芋长势非常好。同时,我们还带动群众种植魔芋和辣椒。”

为了引导村民科学种植,白马石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聘请了专业技术团队,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公司实行网格化种植管理。村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认领”一定面积的田地进行管护。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村民管护50亩田地,每年大约可以收入6万元。”柳安才说。

在汉滨区,新型经营主体帮带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同类产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标准化生产,并对加工达标的商品使用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等进行销售,这有效增加了贫困户的经营性收入。白马石村村民徐长金告诉记者:“我以前主要种植魔芋和核桃。魔芋总是烂根,核桃总是生虫,都种失败了。最后我干脆都不种了,搬到别的地方去住。看到这里又开始种魔芋,我就回来了。现在,有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我种的魔芋长势很好。”

“我们准备建一个培训中心,让更多群众掌握科学种植技术。”柳安才说。

反租倒包 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9月15日,在建民街道忠诚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座座蔬菜大棚排列整齐。

忠诚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斌告诉记者:“忠诚村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村,但长期以来经济效益并不好。”近年来,陕西安康天瑞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布局,建设了蔬菜大棚,将其反租倒包给农户,实行分户经营。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户免费提供生产服务、技术培训、种苗、水肥等。农户根据自己需求租赁大棚,进行种植。蔬菜收获后,由公司统一收购。有了统一的商标,进行品牌营销,蔬菜价格也有所提高。

汉滨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功能齐备的生产基地,让贫困户承包经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同时也使贫困户获得承包经营性收益。

忠诚村村民刘瑞普承包了4座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近4万元。他说:“不但收入比以前大大提高,而且人也轻松多了。现在需要耕地时,公司会用旋耕机为大家服务;需要浇水时,只要在电脑上操作一下,设备就会自动喷淋。”

吴斌告诉记者,设施蔬菜节水节肥50%以上,可节约人工成本70%以上,而且有效防止了病虫害的发生。

汉滨区以资产收益推动脱贫攻坚,既确保了扶贫资金投放安全,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扶贫资金转为村集体持有的资本金,投入到有能力、有扶贫意愿、能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效果好的企业或农民合作社,这不仅解决了以往扶贫资金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更打破了‘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和精准程度,解决了‘空壳村’无产业无资金的问题,实现了‘扶贫资金跟着贫困群众走、贫困群众跟着产业走’,最大限度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汉滨区委书记王孝成说。

编辑: 韩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陕西本地最火图片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