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与标准创制领域不断突破,实现了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迁,从跟跑逐步迈向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态势。”日前,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全国工商联在会上发布《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等一系列列重磅成果。深度参与报告数据分析究的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董事长武文生在接受起点新闻·西部网专访时如是说。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董事长武文生
武文生表示,报告清晰呈现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特点,比如入围企业经营效益保持稳健,发展规模与速度具备可持续性;入围企业高度重视创新,研发投入总规模和强度持续稳定提升,在专利产出及产业化方面表现亮眼。
“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800的研发强度,已超过欧盟同量级企业,充分展现出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武文生说。
结合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的信心、“十四五”经验总结及“十五五”发展谋划,武文生认为民营企业面临“四重机遇”:抢先布局战略新兴与未来产业,新赛道多由民企拓荒,并已具备国际竞争力;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空间巨大,民营企业可提升制造效率与全球话语权;依托我国大规模人口与数据资源,新兴服务业场景广阔,各地可孵化培育更多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非洲、中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活力迸发,海外市场仍将是民营企业重要的增长极。
聚焦陕西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武文生表示,作为资源能源大省,陕西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已具先发优势。更关键的是,陕西科教资源密度高于产业能级,秦创原与“三项改革”的影响力也在全国不断扩大。
“下一步,陕西应把科教、人才‘富矿’转化为产业‘盛果’。”武文生建议,要放大科教与人才优势,支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落地;推行审慎包容监管,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优秀创业者来陕投资兴业,助力陕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起点新闻记者 王建 王慧 宋洋 刘望 惠璇璇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