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实有经营主体593万户,其中企业占比27.96%,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10。”9月5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牛子仲介绍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牛子仲介绍,陕西成立市场大数据研究院,探索“小个专”增信制度,发布“秦增信”融资增信模型,4万户个体工商户用信金额超17亿余元。应用服务型执法办理案件2331件,减免罚款3708.5万元,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2052件。深入开展涉企乱收费专项治理行动,全省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2220家,立案22起,退还企业多收费用388.33万元。
牛子仲说,陕西持续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升行动,建成10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线下服务站点,服务企业11647家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596.88万元。“秦质享”质量基础信息服务线上平台可为企业实现查找服务机构、在线发起委托、服务委托进度跟踪等流程“一站办”,技术机构可在平台发布所具备的资质能力、成功案例等信息,充分展示自身能力,还可通过平台在线客服工具,实时开展业务沟通和技术咨询,目前,该平台已入驻服务机构1289家,引用标准33.58万条,上线服务方案3138个、典型案例829个。
牛子仲介绍有关情况。
“在质量强链方面,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增材制造等13条产业链,‘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牛子仲表示,围绕低空装备、太阳能光伏、氢能、输变电装备、富硒等5条省级重点产业链,全面展开相关产业链标准体系研究。强力推进国家标准试验点“科创平台”建设,国家标准试验点增至7家。
牛子仲介绍,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一码贯通”质量追溯体系已覆盖352家企业、6127种产品,已赋码2万余批次产品。“陕西持续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百日攻坚行动,出台风险分级分类、风险监测指导意见,全面应用智慧监管平台,纳管单位4.6万余家、纳管设备49万余台套。”
起点新闻记者 兰逊鸽 刘望
审核 贾存真 李卓然
编辑:肖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