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真奇妙|老祖宗的丝路里程图竟和今天“神同步”

时间:2025-07-20 14:22:02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丝路真奇妙|老祖宗的丝路里程图竟和今天“神同步”

​7月19日, 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团从兰州启程,继续一路向前,翻越乌鞘岭直达丝路重镇武威。

7月19日, 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团从兰州启程,继续一路向前,翻越乌鞘岭直达丝路重镇武威。

乌鞘岭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中的位置特别重要——它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特殊的地貌让这里不仅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也是以这里为界,划分了干旱与半干旱区、季风与非季风区,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正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汉朝将河西走廊纳入版图之后,一方面采用郡县制对这里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从乌鞘岭开始沿着丝绸之路设了众多的“置”,其中就包括在乌鞘岭区域的苍松置。

“置”是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为了保障政令公文的传递,中央政府会在主干路网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置”,为过往人员提供食宿、驿马等服务。

甘肃简牍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出土于悬泉置的里程木简,上面标明了河西走廊路网上众多置与重点城市之间的道路里程,其中从苍松置到姑臧城(武威市古称),距离是192里(96公里),和今天从这里到武威的距离相差不多。

文物工作者根据这件木简和另外一件出土于居延遗址的里程木简,勾勒出了从长安到敦煌之间一张复杂的交通路网,以及沿线各重要节点间的里程数。如果对比一下今天的交通路网图,就会发现它们在河西走廊这一段是高度重合的。

先民们蹚出的路网,不仅造福了千百年间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使团,还为我们今天进行交通路网的规划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记者 敬泽昊 杜鹏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