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7月7日,陕西省启动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组织中央驻陕媒体和省市媒体,聚焦各地在提振消费、科技创新、扩大开放、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和经验启示,以实地走访、深度调研等形式,探寻新时代陕西发展的内生动力,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即日起,起点新闻·西部网推出“万千气象看陕西”系列报道,以融合报道方式全面展示“十四五”时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
记者走进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在咸阳市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虹股份)虹阳显示G8.5+基板玻璃的生产线上,一片厚度仅0.4毫米、面积比双人床还大的玻璃基板缓缓流出窑炉。7月7日,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彩虹股份,探寻陕西电子显示产业迈向高端、走向世界的卓越密码。
走进彩虹股份的恒温恒湿的车间,记者被眼前的“玻璃瀑布”震撼——炽热的玻璃液倾泻而下,在一系列全自动机器的加工处理下,薄如蝉翼的基板玻璃快速成型。“这就像在悬崖边拉糖丝,对工艺的要求非常苛刻。”技术人员形象的比喻,道出了G8.5+基板玻璃制造的精密程度。这种面积达2.2米×2.5米的超薄玻璃,是制造液晶面板的关键材料。
G8.5+基板玻璃的生产线上的基板玻璃
记者了解到,彩虹股份溢流法制造的基板玻璃,厚度仅0.4毫米,却能实现绝对平整,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然而,这一成果的背后,是长达20年的艰难攻关。早年,制造基板玻璃的相关材料和技术全部被国外封锁,从核心材料到关键装备,从工艺到检测技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彩虹股份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成功打破了行业技术垄断,实现了高世代基板玻璃的产业化制造。
展厅里展示的各种玻璃
彩虹股份虹阳显示(咸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琎介绍,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研发迭代,近两年G8.5+基板玻璃项目的产能比原设计增加了20%。截至2024年年底,项目已建成4座热端窑炉和2条冷端产线,完成投资44.9亿元。“2025年上半年产值已经达到3亿元,预计全年产值8亿至9亿。下半年将完成一期项目8座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产线全部点火,二期建设也已在规划筹备中。”刘琎说。
G8.5+基板玻璃项目的自动化生产线
作为链主企业,刘琎形象地将G8.5+基板玻璃项目比作“肉夹馍”的馍。“我们把‘馍’供应给显示屏制造企业,让他们提供‘肉’,从而制作成液晶显示屏。但这还不能直接面向市场,需要再供应给下游组装企业进行加工,最终形成成品电视机。”刘琎告诉记者,这种全产业链的协同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彩虹股份展厅里的玻璃制造过程展示
“彩虹股份不仅要搞好自身的生产经营,还要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目前,咸阳已实现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机整机下线的全产业链,带动了配套能力的增加,为陕西技术高地上的高精度运输等市场打开了新的空间。”刘琎说。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张思睿
审核 康乐群 李卓然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