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
“君生我为生,我生君以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因为器壁上题写的这首诗,让长沙窑这款青釉瓷壶变得家喻户晓,这种爱而不得的遗憾,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情。
展览现场
5月15日,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前夕,包括这件青釉瓷壶在内,共有188件组来自长沙窑的瓷器亮相西安博物院年度特展“一半烟火一半诗——长沙窑的生活美学”展,和西安博物院收藏的16件组青瓷、白瓷共同呈现“南青北白长沙彩”的唐代瓷业发展格局。
展览以“烟火”与“诗意”为切入点,立足长沙窑的历史文脉研究,通过“泥火淬炼”“烟火人间”“诗意流淌”“丝路回响”四个单元,多维度展现长沙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解读长沙窑瓷器所蕴含的生活美学与东方哲思,为现代人汲取慰藉心灵的治愈力量。
展览现场
兴起于唐代的长沙窑,首创了釉下多彩工艺,并以瓷器作为艺术载体,广泛将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用于装饰,将唐人的诗意雅韵与市井烟火熔于一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题写在器物上的诗词,都未被《全唐诗》收录,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时普通人的生活百态和内心世界。
在古代,女子对男子或丈夫敬称为“君”,由此上述长沙窑青釉瓷壶上的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所作。全诗仅仅使用了九个字,且只字未提“爱”,却将那种与“君”苦恋却不能相伴终生的遗憾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苦情诗词的佳作。而这种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正是中国古代爱情诗词的一大魅力所在,它让人们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唐代女子那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波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8月20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起点新闻记者 惠璇璇 敬泽昊
审核 魏诠 李卓然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