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希望”2025年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现场。
3月29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省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举行。截至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达1987位,捐献人数650位。
全体人员肃立于纪念碑前默哀致敬。
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敬献花篮,默哀致敬。西安交通大学的6位医学生带来原创诗歌朗诵《他是》,一字一句都承载着他们对“大体老师”的无限感恩。遗体捐献者梁先生的家属代表和器官移植受者代表分别讲述了捐献者生前的愿望、事迹,和受者重获新生后的生活、感悟。这些事迹令在场所有人动容,也让医学生们深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坚定从医信念。
医学生带来原创诗歌朗诵《他是》。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能在求知路上得到‘大体老师’如此珍贵的教导;你们也肩负着重大使命,希望大家把从‘大体老师’身上学到的知识,以及领悟到的对生命的敬畏,融入到未来漫长的从医生涯中,用爱与责任守护每一个生命。”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副教授靳辉说。
捐献者家属抚摸纪念碑哀悼。
本次缅怀活动的主题是“生命·希望”,那希望是什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孟晓军表示,是角膜捐献者为失明者带来重见阳光的希望,是器官捐献者给器官衰竭患者带来重获新生的希望,平凡又伟大的遗体捐献者们以自己的身躯成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基石,以“无语良师”身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
遗体捐献者张小宁家属合影
活动中,遗体捐献者张小宁的家属前来缅怀。2023年9月24日张小宁因病去世后,家属遵其遗愿完成遗体捐献。“他身体健康时就说过我们也要捐献遗体,就是能捐的都捐。每个月24号,只要我在西安,就会来看看他。”张小宁的妻子陈女士说。
起点新闻记者 张校伟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