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3月25日,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从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西安市将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民谋福祉,系统谋划完成提高民生保障标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交通出行便利等10个方面30件为民实事。
其中,在提高民生保障标准方面,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将参保单位缴费费率由7%降至6%,将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费率由9%降至8%。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70元提高到7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94元提高到99元;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由每人每月1800元和1500元统一提高到2200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对中职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按每生每年460元标准减免住宿费;落实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政策。
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将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互认项目超过200项。推动集采药品进零售药店、民营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实现区县全覆盖。持续开展免费妇幼健康服务项目,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0万人次以上,0—6岁常住儿童孤独症筛查60万人次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
在提升交通出行便利方面,将开通运营地铁15号线一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422公里,打造地铁出入口交通微中心。优化公交与地铁近距离接驳,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开和调整通学、通医等公交线路20条。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万个,建成公共充电桩3500个。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
起点新闻记者:张校伟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