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
西部网讯(特派山东记者 刘望)2020年8月,一场台风过后连降大雨,山东临沂沂河水位陡涨,沂水县跋山水库紧急泄洪,水量远超往年。泄洪过后,溢洪闸下游300米处意外出现了一根象牙。这根象牙直接牵出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2024年11月30日,参加“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的编辑记者一行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跋山遗址考古现场,一起探寻10万年至1万年前远古先祖的足迹,了解旧石器时代,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
据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介绍,当时水库冲刷出象牙后,沂水县文保部门就立刻介入,进行了保护。2021年起,跋山遗址正式启动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在沂河上游区域发现包括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以及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80余处,先后发现水门遗址、水泉峪遗址、葛庄遗址及沂河头遗址等。
通过铀系法及光释光两种方法进行测年发现,跋山遗址和不远处的水泉峪遗址的地层剖面距今10万年~2万年,涵盖细石器和简单石核—石片两个文化传统,两者之间至少保存了1.5万年的重叠地层,石器面貌具有明显继承发展的特点。
之前,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在距今7万年左右的末次冰期,东亚原始居民因极寒灭绝,现在的东亚人来自于非洲人的迁徙。时任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委员会主席萨米尔·柏拉马查理(Samir Brahmachari)甚至曾妄言称,印度人是日本人、中国人和所有其他东亚人的祖先。
李罡说,从跋山遗址出土的考古石器来看,距今6万到7.5万年的地层中出土的人类遗物更密集,直接否认了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清楚展示出山东地区乃至东亚早期人类与文化持续演化发展的路径。“当时的人类也越来越聪明,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精细,这说明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早在旧石器时代便已显现。”李罡介绍。
除了打磨过的象牙之外,距今7万年—6万年的跋山遗址中间文化层(第5-8文化层)清理出的炭屑及多处用火遗迹,说明当时古人类为应对末次冰期的严酷环境,更频繁使用火来改善生活条件。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