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 渭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平方公里

时间:2024-10-31 15:02:30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四五”以来 渭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平方公里

粮食总产、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连续4年全省第一,渭南民生福祉不断增加

e3ebf24179494da294c355ac0d3ffe48.jpg

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振鑫介绍情况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 陈嘉欣)10月3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振鑫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渭南累计营造林194万亩,林木覆盖率40.8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23平方公里。

“2023年渭南PM2.5改善陕西第一,优良天数历史最佳;今年前三季度空气质量改善率全国重点城市位列第四。”高振鑫表示,渭南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9个国考断面、5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东涧峪、龙首坝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引汉济渭三期(渭南段)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实施。建成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1家,东雷抽黄灌区获评全国节水型示范灌区。

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黄河渭河安澜得到有力保障,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治理工程全面完工,最美沿黄森林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渭河综合治理工程成效明显,城区段堤防工程达到百年一遇标准。渭南与6个城市建立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率先在陕西组建渭河非法采砂联合整治工作站,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开展。”高振鑫表示。

近年来,渭南大力实施产业创新、生态提标等“八大工程”。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突出20条重点产业链和“353”产业集群挖潜增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工业投资增长34.1%,增速居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二。

同时,渭南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10万千瓦、全省第二;年发绿电60亿千瓦时,节煤1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5万吨。5个县区纳入全国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渭南(西安)创新创业孵化器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06家。“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在渭南全域推进,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高标准建成投用,城市能级持续跃升。粮食总产、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连续4年全省第一,渭南民生福祉不断增加。”高振鑫说。

编辑:张娟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