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学伊始,大家准备好了吗?新学期、新起点、新知识,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再度响起。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西部网特别推出《新学年 读好书 主播为你推荐中小学必读书目》,邀请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和西部网主播为孩子们读好书,用一本好书开启新学年。
大家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郑玥。今天为您朗读的是林海音《城南旧事》节选:
差不多快四十年了,我还总是会想起我的小时候,那是1923年,我六岁,刚和爸妈搬到北京,就住在北京城南的胡同里,那时的北京,不叫北京,叫北平。
记得夏天的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但还是把板凳往前挪挪,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也是在夏季,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卖晚香玉的来了,用夜来香的花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又过来了。他背着匣子,里面全是些新新旧旧的灯泡,贴几个钱,拿家里断了丝的跟他换新的。到今天我还不明白,他拿了旧灯泡去做什么用。
然后,我最盼望的“唱话匣子的”来了,背着“话匣子”,提着一个大喇叭,走街串巷地吆喝,谁给钱就能点播一段戏文,摇着话匣子的手摇把儿,从大喇叭里放出来。 我听见唱话匣子的吆喝声,便飞跑进家,一定要求母亲叫他进来。母亲被搅不过,总会依了我。只要母亲一答应,我又拔脚飞跑出去,还没跑出大门就喊:“唱话匣子的!别走!别走!”其实那个唱话匣子的看见我跑进家去,当然就会在门口等着,不得到结果,他是不会走掉的。讲价钱的时候,门口围上一群街坊的小孩和老妈子。讲好价钱进来,围着的人便会挨挨蹭蹭地跟进来,北平的土话这叫作“听蹭儿”。我有时大大方方地全让他们进来;有时讨厌哪一个便推他出去,把大门砰的一关,好不威风!
编辑:李典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