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积极共建“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时间:2024-07-26 15:47:28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积极共建“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提供优质高效对外服务保障一是加强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航空、高铁路网、多式联运的国际运输走廊和交通枢纽建设,建好用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近年来,陕西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立足向西开放重要基地定位,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主要目标,聚焦大项目、大平台、大通道、大数据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立足新时代,谋划新发展。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构建全域开放体系,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标准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陕西力量。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体系

一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政策,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西安)、中国(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等政策优势,建立对外开放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和对外开放范围,积极引入各类国际组织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落户,全方位塑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二是建立区域协同联动开放机制,强化西安核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西安都市圈建设等超大能级制度框架下,合理优化关中、陕北、陕南的功能配置和空间布局、资源要素流通和配比,加强区域产业分布和职责职能协同,以区域协同促进有序对外开放。

三是构建长效对话合作机制,抢抓政策机遇、赢得战略主动,高标准、严要求办好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国际合作平台,发挥好中亚机制秘书处落地陕西的地缘优势,深挖中国—中亚峰会政策红利,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长效对话合作机制,稳步推进对外交往。

形成开放包容对外交往格局

一是加大数字政府建设力度,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建立健全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扩大经济发展溢出效应,推动制度型开放与经贸合作,打好外事、外贸、外资、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陕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营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对外开放市场合作机制,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创新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制度,破除国别壁垒、确定市场准入、清晰产权保护、统一监督监管,形成统一开放、合作包容的国际市场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促进公平合理竞争和畅通无阻交流。

三是加强国际创新合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生产需求,探索建立由国内外一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涉外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攻关、技术推广团队,积极产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含量顶尖的科研成果。

提供优质高效对外服务保障

一是加强交通网络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航空、高铁路网、多式联运的国际运输走廊和交通枢纽建设,建好用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通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交通物流运输网络通道,贯通对外开放经济交流合作基础。

二是发挥好国家外经贸专项资金对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的推动作用,放宽对外投资企业融资条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适当增加面向“走出去”企业的融资规模,支持相关企业在科技、农业、能源、机械、电子器件、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中亚国家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用心用情做好民间外交,加深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人文交流合作,聚焦经贸、历史、文化、教育等对外开放重点领域,实施“小而美”民生项目,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对外交流品牌和项目。同时,发挥新型智库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全面提升我省对外开放国际形象。

加大复合型涉外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依托陕西科教资源优势,鼓励陕西优质教育资源“借船出海”开展境外办学,制定实施面向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专项型、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引进、培养涉外问题研究、语言沟通、组织保障等紧缺人才,补齐语言通、专业精、竞争强的对外开放人才缺口,赢得国际竞争战略资源优势。

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共培共用共享机制,坚持政企联动、校企合作、对话协商,加大专业化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壮大企业实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队伍,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三是完善涉外人才配套政策,依托现有资源载体、围绕群体需求特点,针对尖端人才、高层次人才、重点人才等出台“一站式、全周期”服务保障政策,做到关键涉外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助力陕西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者:惠甜,陕西省社科院办公室干部)

编辑:贺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