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正式公布。上半年,我国GDP为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6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30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同比增长4.6%。
从数据来看,产业向“新”向“绿”转型态势愈加明显。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清洁能源生产较快增长,这都表明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蓄势待发。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风起云涌,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比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就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要抢抓当前科技革命的好时机,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平台,以及各类科技场景的应用,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客观而言,在一些领域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以及专业人才的科技攻关。比如,无论是煤矿作业的智能巡查,农业大棚的智能管理,还是行业数据的智能分析等等,都离不开坚实的人才支撑。要引导广大高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主动面向社会发展方向及市场需求,开设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毋庸置疑,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事实上,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23年正式公布。接下来,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规范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技术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带动了大模型、智能芯片等关键环节的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伴随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快突破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发挥好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带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马骏)
编辑:王佳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