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并深刻理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科学化种植,保障粮食的安全和供给。对于粮食种植来说,土地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坡改田、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中型灌溉水利设施等等建设,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农田、土地的地力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也让有效利用的空间更大,为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支撑。此外,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完善4G、5G及农业数字监测站点建设,让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实现数字化记录和传输,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供给方面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化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发展才是硬道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通过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农民来说,更多的时候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经验,对于产业、科技、智慧等词眼还是比较陌生。因此,要注意选派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干部到田间地头去,为农民传授种植、养殖经验。同时,也应实施更多民生实事项目,扶持村集体经济、龙头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发展,为农民传授一技之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农旅的融合,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部分地方政府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式,通过一些微视频、文旅局长说文旅等宣传方式,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农副产品以及旅游资源等宣传到千家万户。同时,通过组织举办“村超”“村BA”等文体活动的方式引流,让更多的游客能够到这些地方去参与活动,从而打响地方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数字化发展,强化科技改革双轮驱动。智慧农业、智慧乡村、智享生活,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电商等等方式,在今天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到了各个方面。对于数字乡村建设来说,可以通过“网上议事厅”“一网通办”等载体和平台,共商乡村发展大计。不出门办理相关事项,更是能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里,让村民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
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垃圾分类工作,能够给村民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农业人才培养,推动农业科学化种植、机械化操作和智慧化管理,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加足马力。(曾显英)
编辑:王佳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