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见丨文化赋能 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

时间:2024-04-09 09:32:27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山论见丨文化赋能 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

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精神硬核强大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赋能,夯实乡村振兴根基,让乡村振兴根深、根粗,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绽放精彩,硕果飘香。

坚定文化自信。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就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魂”。文化赋能,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优秀的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也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要通过文化赋能,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底气。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方文化精彩纷呈,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别具一格的社会人文景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资源特色优势明显。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研究乡村文化个性特色,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与精彩,形成自己的特色基础力量,我们要保护好乡村文化,给乡村文化建设好家,比如乡村博物馆,乡村民俗馆,乡村古建筑、古树木保护机制,乡村文艺工作室等等,让乡村文化有阵地,有载体,有保障,有护航,让乡村文化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动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实现乡村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得住“根”,卸得下“负担”,看得见“远方”。要汲取现代文化滋养,创新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强起来,为乡村振兴打造文化底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靓丽名片。

打造精神硬核。乡村要振兴,精神必振兴。精神孕育在文化之中,文化能够让精神凝聚沉淀。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精神硬核强大。这种精神硬核是对今天奋斗的信心,对未来事业的希望。比如,《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实景剧中原生态非遗文化多达数十种,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其活态化展示,从而进一步实现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让其中华精神硬核更加强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等越来越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和欣赏,这些藏在“深闺”文化美丽滋养,必然能够实现有效传承和发扬,同时更涵养了乡村振兴的精神动能。从高原文化到平原文化,从山林文化到河湖文化,从历史文化到现代文化,从传统文化到时尚文化,希望的田野文化飘香,美丽的村落文化激荡,地方语言文字、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建筑美学、雕塑绘画、工艺美术、民俗故事,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绚烂多姿,它是村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神州大地文化百花园的璀璨之花。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这些优秀传统地方文化的研究与挖掘,让乡村振兴的精神更硬核,让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更牢靠,根深蒂固,乡村文化之根深厚、茁壮,乡村振兴之花就能硕大飘香。

释放文化力量。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文化土特产是重要内容。可围绕文化“土特产”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实现体制机制的突破与创新,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从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高层次精细化的发展方式转换,加大文化要素整合与产业耦合力度,以此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建构独具特色的主题形象。我国广大乡村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有着独特魅力。在多年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传统文化更成为赋能当地乡村振兴、帮助村民融入现代生活的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品牌,有发展前景。要打造“乡村文化+”的喷口,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事业,乡村“土特产”文化品牌,形成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力量。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在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冰雪文化、特色节庆、乡村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找寻文化的主题,创新文化形式、业态模式和载体方式,形成差异化的乡村文旅产业,以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构建四季都有“看头”的旅游目的地。结合农业项目开展农家乐采摘游,利用当地红色旅游资源、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积极创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提高乡村文旅产业竞争力。要深刻理解乡村的文化血脉,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乡村手艺人的“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把生动的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进而形成产业,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搭上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与时代,与世界联结起来。文化也是生产力,有助于打造文化产业品牌,能够打造文旅产业,能够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力,能够成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动能,能够释放磅礴力量,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澎湃向前,高质量奔腾。(赵志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郭佳欣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