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介绍情况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今天(12月22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在会上介绍,2023年陕西粮食播种面积4534.5万亩、单产291.91公斤、总产量1323.7万吨,单产逼近300公斤,总产继1998年后再次翻越1300万吨大关,均创历史最高。
陕西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较上年增加5.16公斤
孙矿玲介绍,今年以来,陕西农业农村系统坚定不移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2022年秋播,进一步扩大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播种面积;开春之后,在主产区全面开展“返青期镇压化除壮苗、起身拔节期促穗增粒数、抽穗扬花期一喷三防夺丰收”三大行动;“三夏”期间,开展抢收抢种“双抢”大会战,克服了罕见“烂场雨”的不利影响,夏粮实现总产463.7万吨、单产283.7公斤。
同时,陕西秋粮作物增产明显。“围绕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我们把‘以秋补夏’作为秋粮生产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夺秋粮丰收百日行动’,各地以玉米为主的秋粮作物均实现了大面积增产,超预期完成了生产任务。”孙矿玲说,陕西秋粮面积2899.8万亩、总产860万吨、单产296.57公斤/亩,分别较上年增加31.2万亩、38万吨、10.2公斤/亩,增产成效明显。
“总体来看,今年陕西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粮食播种面积明显增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了8.25万亩。”孙矿玲表示,今年以来,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普遍提高,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较上年增加了5.16公斤,带动总产增长25.8万吨。
起草出台实施意见 2035年预计基本实现供需自给
孙矿玲表示,今年以来,陕西农业农村系统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供需自给目标;从管控现有耕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粮耕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四个方面,强化“藏粮于地”;以实施良种、良技、良机、良法、良策“五良”协同,落实“藏粮于技”。为切实做好全省粮食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针对防灾减灾,农业农村厅立足省情实际,会同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制定了《陕西省农业防灾减灾若干措施》,面对夏粮生产罕见“烂场雨”,组织开展为期20天的抢收抢种大会战,保障了夏粮应收尽收、夏播种足种满;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针对“强秋淋”制定了《充分发挥农机应急服务体系,全力提升秋粮防灾减灾能力工作方案》,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同时,陕西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部署,组织开展了“秋粮单产提升行动”,在8个县区重点建设了玉米、大豆整建制单产提升项目,带动全年粮食增产。突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玉米增密度以及配套机械化5联作,开展两料“吨半田”和单料“吨粮田”创建试点,落实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推广小麦宽幅沟播“3335”集成技术500万亩,玉米“5335”高效增产技术500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财政补助资金1.6亿元,确保80万亩推广任务落实落地。
在服务指导方面,陕西农业农村厅先后组织开展“农技干部下一线服务群众促生产活动”“强春管促丰收包抓指导活动”“夺秋粮丰收百日行动技术指导活动”,动员农业农村系统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对群众心贴心开展帮扶,面对面指导服务。“据统计,各级累计下派指导组950余组,农技干部5700余人,培训群众13.3万余人次。发动群众开展小麦镇压化除730万亩、灌水822.6万亩、追肥769.8万亩,实施小麦‘一喷三防’1408万亩、玉米‘一喷多促’1814万亩。”孙矿玲说。
编辑:马晴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