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政府秘书长王建东
西部网讯(记者 陈嘉欣 王靖升)今天(10月2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中欧班列长安号自2013年11月28日首发以来,十年间累计开行超2万列,累计服务企业达到16500家。
西安市政府秘书长王建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蓄能,从最初的零散开行逐渐实现常态化运营,辐射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后,中欧班列长安号几乎以每年跨越一个‘千列’的开行量高速增长。”2018年至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分别开行1235列、2133列、3720列。2022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量达4639列,创年度开行量新高。
“十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超2万列,累计服务企业达到16500家。此外还开行了比亚迪、吉利、隆基、冠捷、爱菊、非遗等特色专列,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王建东说。
十年前,西安国际港还只是一个规模有限的小车站,只有5条货运线路,缺乏货场设施。近年来,西安市全力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持续完善港口各项功能。现在的西安国际港,占地5600亩、设计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箱、运力6600万吨,拥有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和首个3束6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际集装箱作业到发线达到18条,可满足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开行一万列以上的功能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内陆港。
此外,十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线路从最初只有1条增加到常态化开行17条,覆盖亚欧大陆45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国唯一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市首发,让西安至德国运行时间由之前的平均12天缩短到现在的9.8天,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目前,长安号已成为运输时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班列。
王建东表示,“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辐射带动优势,西安市大力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总面积17平方公里的临港先进制造业片区,加快引导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向西安国际港务区聚集。”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1家、中国500强企业8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5家。此外,西安市积极打造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跨境电商高质量专列实现2天1列,累计开行超过400列。
编辑:陈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