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如何相互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中国特色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色。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拥有特殊的文明性格,包括独特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构成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和赖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拥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特别是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和人才优势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庞大的人口规模,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消费品牌等。巨大的人口规模整体迈入现代化具有极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首先14亿多人吃好饭是个巨大难题,还有就业、住房、分配、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总量庞大、任务艰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差距客观存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虞书·大禹谟》强调:“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些都是先秦以来的政治理念,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对人民亲近重视,国家才能稳固。《管子·治国》提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深刻总结了富民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内在关系,强调富民是治国的首要任务,标定了中华民族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扶贫济困、富民的基因。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先秦时期,墨家、儒家都主张义利相兼,当两者有冲突时儒家倡导以义为先,崇尚高洁的德性、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德乐道基因的显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既追求丰衣足食,又追求道德境界高尚,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根据。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的二分、对立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则主张天人贯通、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礼记》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基因的传承。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儒家提倡道德教化、亲仁睦邻,反对诉诸武力、霸道征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张骞出使西域,完成了促进文明交流的“凿空”之旅;郑和下西洋,本着和顺万邦、共享太平以及“宣德化而柔远人”“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带去的不是枪炮和战争,而是茶叶、丝绸和瓷器。中国自古就有“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和平箴言,推崇“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睦邻思想,奉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的和谐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基因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国化的过程,又为中华文明更化新生、实现现代发展提供了可靠路径和历史机遇。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与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王佳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