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今天(7月26日)上午,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西安召开。受省政府委托,陕西省审计厅厅长丁德明作了陕西省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陕西省审计机关共审计和审计调查单位、项目5123个,促进增收节支36.90亿元,挽回损失3.55亿元,核减工程建设资金11.34亿元,制定整改措施1276项,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299件,涉及金额39.53亿元。
报告认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疫情多轮冲击的严峻挑战,陕西省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围绕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紧扣“三个年”活动等重点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审计,发现高质量项目推进任务落实不够及时,部分市“四个一批”管理制度和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未印发,部分项目因建设土地未落实、规划手续不全等未开工,部分项目因方案设计调整等未按计划完成投资;部分单位“放管服”改革不深入,招投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招商引资工作不到位;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方面,发现部分修复项目施工、资金管理不严格,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不规范;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方面,发现部分县少收缴水土保持费、污水处理费,未编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水资源使用监管有待加强。
对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医保基金收支不合规,药品耗材采购不规范;部分地区产业项目管理粗放,个别县财政金融政策未有效惠及群众,部分产业帮扶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不合规,部分产业项目未持续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个别县教育支出未达到逐年只增不减的要求,或教育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等问题。
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审计,发现部分市县贯彻落实生态保护决策部署不到位;部分市县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责任有缺失;部分市县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运行管理不规范;部分市县专项资金征管用不严格。
报告中提到,在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方面,2022年7月以来,省审计厅共出具53份移送处理书。截至6月底,已有30份收到反馈结果。
对此,报告建议,要着力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紧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省委、省政府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实施“三个年”活动,攻坚突破重点领域改革。要着力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紧盯各类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严格预算管理,完善转移支付,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考核监管力度。要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提高资产质量,加快推进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加强自然资源资产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要着力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坚持治防并举,扎实推动审计揭示问题真改实改,推动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
编辑: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