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陕西2023年二季度全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北片区)活动启动,活动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现场观摩陕北片区煤炭电力、煤化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龙头项目11个。
陕西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之一。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陕西加快推动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做强能源工业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注入陕西能源动力。陕西打造现代能源万亿级产业集群靠什么?
陕西具有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优势
稳住能源生产基本盘,是陕西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起点和重要原油生产省,陕西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有序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煤炭产量连创新高,原油年产量稳定,天然气产量保持增长。
目前,陕西现已基本形成煤炭分质利用、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烯烃及下游、煤基高端化工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其中,煤制烯烃(芳烃)产值规模已上千亿元,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陕西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居全国第二位。2022年,榆林生产天然气219.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6%,其中五成以上外运保供。
陕西具有能源化工现代化产业体系
陕煤集团结合自有知识产权体系,规划实施了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涵盖化工新材料、电池电解液、可降解材料、特种油品等4大类30余种产品,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体系。
在榆林市榆神工业区,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的煤质DMC(碳酸二甲酯)项目。高纯DMC(碳酸二甲酯)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对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迈向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
“转型”并非“转行”,产业转型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目前,陕西煤矿智能化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全省智能化开采能力4亿多吨,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数量居全国第一。
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再是土地、税收等政策优惠,而是在产业链分析的基础上,打造产业集群,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比如,因延长石油、长庆油田等企业对高端阀门的需求,延安市招商引资项目——鑫天益高端阀门研发生产项目落户延安高新区。项目突破了国外高端阀门的技术封锁,实现能源装备特种设备本土化制造,实现关键阀门国产替代,不仅能够满足陕西本土企业需求,更能够在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5亿元、贡献税收约3亿元。
打造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产业链的整合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高质量项目“聚链成群”。神木神信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展示着颗粒硅、高性能树脂、纺织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十多种以煤为基生产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不仅是把煤用来发电,还要把产业链条延伸,把一块煤做成最前沿的化工新材料。这个项目是陕西省级重点产业链——煤制烯烃(芳烃)产业链上的延链补链项目。
产业链整合是将碎片化产业发展状态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注重产业链分析,寻找和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谋求长远的竞争优势,最终形成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等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配套产业结构的过程。产业链整合显示了产业链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功能不断成型的过程。
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是营商环境优化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必然会吸引更多配套服务企业,这对政府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生活环境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榆林市保障精力向项目投入,资源向项目靠拢,政策向项目倾斜。积极构建“50+”营商环境突破年政策体系,以科技创新和招商引资为抓手,让“服务”走在企业需求前。安商、育商、稳商、促商已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产城融合”也是产业链招商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由之路。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质量项目还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编辑:辛思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