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起点,新征程。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新一届在陕全国人大代表、住陕全国政协委员们有哪些履职感受?将带来哪些真知灼见?对未来发展有哪些憧憬和展望?即日起,“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两会新期待》栏目,与大家分享代表委员们的履职“新”声,展示他们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新风采。
在陕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病院副院长寿锡凌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 宋洋)天色微亮,键盘声不停,手机响不断……这些天来,在陕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院副院长寿锡凌抓住空闲时间,一遍遍地修改着今年的建议。
“参与学术研讨、看病、接诊,都是我进行调研的过程。人大代表要善于将本职与履职有机结合,把日常工作作为履职的切入点,才能提出最‘生动’的建议。”寿锡凌表示,只有不断借鉴、学习、总结,才能推动陕西乃至全国的医疗事业不断前行。
为了提交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寿锡凌多次召集基层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线医务人员,围绕医疗康复体系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碰撞思维火花。一场会议有时持续四五个小时才结束,但她仍意犹未尽。“大家结合自身经验,畅所欲言,他们的观点和建议都是鲜活的一手资料。”
今年一月初,寿锡凌已经开始拟写今年带上两会的建议。作为一名扎根一线多年的医疗工作者,她始终心系医疗领域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健康是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寿锡凌说,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日渐成为群众健康的最大威胁,如何预防、如何研究和推广康复路径,成了自己思考的方向。
今年两会上,寿锡凌将提出“加强心肺康复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能力”的建议,“现阶段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2亿老年人和2.9亿慢性病患者,他们对康复医疗有着迫切需求,而心肺康复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寿锡凌表示。
近年来,我国心肺预防康复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全国已有700多家公立或民营医院开设了心肺预防康复中心,运动场地和设施得以落实。但现阶段仍面临极度缺乏康复专业人员,地域康复资源分布不均衡,民众对康复重要性认识不足,康复医疗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康复医疗机制有待完善等难题。“怎样系统推进心肺康复体系建设?如何落地社区?如何让更多人接受康复中心这个概念?这些问题我都在不断地思考。”寿锡凌说。
对此,寿锡凌建议,要加强心肺康复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就要将体育和医学深度融合,织起心肺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增强康复医疗早介入、全过程的意识,将康复理念贯穿于疾病预防、诊疗、康复等全过程;同时,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预防康复走基层,向医保政策倾斜,从而形成疾病从预防、诊疗到康复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管理模式。
“我期待陕西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也期待康复体系建设逐渐完善,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从陕西省政协委员到全国人大代表,寿锡凌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人大代表要履职尽责,就要走深走实找问题,带着问题找办法。”寿锡凌说。
记者手记:
采访短短40分钟,寿锡凌办公室不断有人前来“打扰”。寿锡凌是医生,10余年来挽救了5000余名危重患者;是导师,在实践中育人,桃李芬芳;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谋建议,她说:“忙啊,挤时间,加班加点也要完善好每个细节。”谈想法,她说:“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和康复体系建设的蓝图,已经落实在建议里了。”道责任,她说:“在其职,谋其位,尽其力,担其责,必不可少。”
勤勉履职、扎实工作,寿锡凌身上的“拼劲儿”让人敬佩。30余年从医路,群众为“大”;未来五年的履职路,寿锡凌依然初心未改,为群众的呼声和期盼代言。
编辑:苏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