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一带一路”建设丨中外记者观摩蔡侯纸造纸全过程 造纸传承仍在路上

时间:2022-08-02 09:41:11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探寻“一带一路”建设丨中外记者观摩蔡侯纸造纸全过程 造纸传承仍在路上

在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造纸师傅马永琪正在认真地为采访团展示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蔡侯纸造纸全过程

编者按:陕西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7月31日至8月8日,中外媒体记者分赴陕北、关中、陕南三线同步开展采访调研活动,感受陕西各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 采访调研行”,反映中外媒体眼中的陕西印象,感受“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脉动。

西部网讯(见习记者 惠璇璇)8月1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随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张骞墓,了解了张骞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所作出的贡献。

cf6fe51b583534c3558ad5d7d0a86ab5.png

张骞墓。

在张骞生平事迹馆里,陈列着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的蔬菜瓜果,还有后人为纪念他所制作的雕塑和工艺品。

据历史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后,从北部沙漠到西南山区,从天山南北到葱岭内外,横穿亚洲万余里、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线路丝绸之路逐步形成,中国也从此走向世界。

286343d4c79472b52cb31e73f35448be.png

采访团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的瓜果蔬菜。

中新社陕西分社记者李一璠告诉记者,虽然她之前来过汉中,但来参观张骞墓还是第一次,“站在这个地方感受真的会不一样,当我认真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时的故事,深深地体会到他为中国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随后,采访团成员参加了对张骞的祭拜仪式,在墓前献花,以表哀思。

3f64bf9b541cd4c403afff671a5ee94c.png

蔡伦墓。

在巍巍秦岭南坡,悠悠汉江之北,距洋县城东8公里的龙亭镇龙亭村,坐落着一座古柏参天、碑石林立、秀丽幽静的墓祠。这里长眠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c3cf520b2a06030786287c7ee9783428.png

蔡伦纸文化博物馆。

2002 年,为再现蔡伦发明造纸原始工艺流程,洋县村民在墓祠旁兴建了蔡伦纸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融纸文化与蔡侯抄纸工艺为一体,建有茶厅、纪念品堂等配套设施。

fb6b31fd597eea288ee7d948c351d699.png

马永旗演示造纸过程。

在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造纸师傅马永旗认真地为采访团展示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蔡侯纸造纸全过程。

马永旗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造纸世家,目前仍在坚持手工造纸。“造成一张完整的纸,需要挑选可用的构树皮,参与捣浆、捞纸、晒纸等109 道工序环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我就是想让造纸文化传播更广,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会这一技术。虽然现在机器造纸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手工造出来的纸质感更好。”马永旗说。

据了解,马永旗现在也在培养自己的徒弟,手工造纸正在一点一点实现传承。目前,洋县传统造纸技艺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范志海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