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样,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同样聚焦了“三农”问题。
《实施意见》指出,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统筹增产和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施意见》的发布,是对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化细化具体化,也为今年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了任务书、路线图。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实施意见》全文共10个部分41条,包括: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问题事关着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实施意见》在稳粮上要求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保供上加大力度,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在耕地保护和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
2021年,陕西省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为了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成为了首要任务。《实施意见》提出,要抓牢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抓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抓好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促进脱贫地区发展。
今年,则是陕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其中关键是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6月,秦岭脚下麦子成熟,几台收割机正忙碌着收割小麦。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45元,增长10.7%;全省粮食面积增加到4506.45万亩;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290万亩......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叠加困难,陕西“三农”工作依然取得新进展。面向2022年,如果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陕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份总纲领,那么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则是为其提供了一份任务书。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的关键一年,陕西将紧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今年陕西省委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这对于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粮食稳,天下安。对于粮食产销平衡区的陕西,守牢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意义重大。
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产量保持在240亿斤以上。并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三年行动等稳粮保增收的具体措施。
2021年3月,渭南市大荔县一处麦田里,几名村民正忙着铺设灌溉管道。
回望2021年,陕西省全省粮食面积达到4506.45万亩、总产1270.4万吨,产能连续10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实现面积增加、产量稳定。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未来五年,我省将粮食安全作为底线任务。《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稳定提高粮食和肉、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胜利后不能“掉头就走”,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因此,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对陕西而言尤为重要。
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提高脱贫人口增收能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了历史性解决。2021年,陕西29.1万名基层“网格员”,对700余万户农户实行常态化排查全覆盖,有效化解致贫返贫风险。全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带动19.8万户脱贫户,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3月23日,陕西大荔县韦林镇两万余亩桃花盛开,拓宽乡村振兴路子。
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陕西制定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37个省级配套落实文件,形成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体系。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三农”工作毫无疑问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陕西将在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的前提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谱写陕西“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发展是乡村长久又重要的主要任务。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用大量笔墨安排部署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件第五部分中,将“推进特色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放在了首位,凸显了对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的重视。文件提出,要围绕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培育乳制品、生猪、苹果、蔬菜、茶叶5条千亿级产业链和肉羊肉牛、家禽、猕猴桃、食用菌4条三百亿至五百亿级产业链。
2021年10月,延安市洛川县苹果丰收,果农们正在抓紧采摘。
实际上,近年来陕西部分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迅猛。以苹果产业为例,2020年陕西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种植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种植、加工、仓储、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产业配套日渐完善。
此外,农村电商的高速增长也为陕西苹果产业链带来了新的机遇,截至2021年上半年,陕西水果网销比例超过16%,也就是说,每卖出100块钱的苹果,有16块钱是在网上销售的。
由此可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产业链建设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
而在产业引领之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产业兴旺的重要路径。今年的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岐山臊子面,是陕西的一道特色美食。近年来,宝鸡市岐山县将“一碗面”经济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
从粮食生产、蔬菜种植等农作物生产,到面粉、面条、香醋、菜籽油等农产品深加工,再到西岐民俗村、河家道村等旅游资源,“一碗面”经济前承种养业,后连加工业、餐饮业、文化旅游业,关系着岐山乡村的振兴发展和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小小“一碗面”,盘活了岐山县乡村产业兴旺之路。
2020年,“一碗面”经济产值已达130亿元,未来,岐山县力争到“十四五”末,“一碗面”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像岐山县这样产业融合的案例,在陕西还有很多,而这也正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所在。只有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才能把群众自觉自愿地凝聚起来,才能取得乡村振兴的全面突破。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根本上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和“业”的问题。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则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的大工程,因此还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陕西还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探索适合省情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陕西值得期待。(文/辛思捷 王佳祯 图/陈政宇)
编辑:李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