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培训机构借专升本名义诱导贷款 消费者:这就是套路

时间:2021-04-16 13:35:32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线| 培训机构借专升本名义诱导贷款 消费者:这就是套路

’” 陕西睿思律师事务所律师袁琦告诉记者,如果深圳行知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合同存在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条款,该条款有可能是无效的,高先生可以依法主张合同无效,要求退费赔偿损失

923a3484968a6daa4e024cda9628145c.gif

05281b1ba1f2057589158a75a9b555b1.jpeg

高先生与负责他退费事宜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聊天截图。(高先生 供图)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马晴茹)“事先承诺的直播教学变录播,视频画面还卡顿不清晰,纸质书本也变成了电子版……”近日,西部网“民生热线”栏目收到市民高先生反映称,他在网上购买的专升本课程遭遇了连环圈套,培训机构诱导他办理分期贷款交学费,教学内容也与之前承诺的完全不一致。

9adcdcfaec79a30c7f9c96ada00ddb80.png

高先生与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聊天截图。(高先生 供图)

培训机构诱导学员分期贷款交学费 承诺服务“变了样”

高先生告诉记者,他2019年从一专科学校毕业,一直想考“专升本”提升自己,所以常在网上咨询相关培训。2020年12月,他在线下一培训机构缴费报名后,一名自称是深圳行知教育培训机构的陈老师添加了他的微信。

“她告诉我说我之前报名的培训机构有问题,给我发了好几条新闻,又发了好多关于他们学校的证书照片、视频,说他们才是专业的。”高先生说,在这位陈老师的劝说下,他在原先的培训机构退了费,“在这期间,陈老师还不断提醒我,在办理先前培训机构退费事宜的同时,还要积极注册他们学校,递交信息”。

c542bf31dd4f7f4184597af5f3a70629.jpeg

高先生与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聊天截图。(高先生 供图)

高先生说,深圳行知教育培训机构专升本学费为5980元,包括课本、教材、直播授课、一对一全程辅助等,工作人员承诺后续不会有二次收费和隐性收费,会保障他直到毕业,拿到学信网承认的毕业证书后,才会终止服务。“这位陈老师告诉我,他们的院校报考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学校提供合规合法保障,我就心动了。”

“我之前在另一个培训机构交的学费还没有退,身上的钱不够,陈老师劝我说可以用花呗分期交学费,他指导让我分6期交,这样可以免手续费。”于是,高先生就用花呗缴纳了5980元在机构报了名。

但令高先生没想到的是,一坑未出又入一坑。不仅承诺的直播上课变成了录播,画面非常不清晰,连书本都没有,老师说只能自己去打印。“当时我就联系退费了,对方说要扣除课时费和注册账号费用,后来又让我联系另外其他人,一个推一个,费用迟迟退不了,我的花呗也逾期了。”

高先生说,这种情况不止他一人,在该机构的招生群里,只要提出退费的学员就会被立即清出群,他见过好几个。“目前,我已经被招生老师拉黑了,也没办法联系到她,退费太难了,机构太坑了。”

2556fef318d5f0d45e35e176298d36ef.jpeg

高先生向培训机构的转账记录。(高先生 供图)

交钱容易退款难 如何退、退多少培训机构说了算

想退费为何困难重重?根据高先生提供的他与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因个人原因,中途无法退费,只能转成别的形式或者冻结课程。”

记者在聊天记录里看见,该培训机构负责退费事宜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高先生,报名后,培训机构给学员注册了学习平台并开通了课程,高先生的资料信息也已经与学校对接,相关费用无法退还。“注册学习平台、开通课程、对接学校预留名额都需要给学校交钱,而学校是不会退费的,所以只能冻结课程。而且合同上也明确规定,报名七天后是不能退款、退学的。”

另一名负责退费的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帮高先生递交了资料,但是能不能退、能退多少,她也无法决定,“我们只能根据(培训机构)后端的方式进行处理,后端也只能根据情况及协议处理”。

高先生交的钱到底能不退?记者多次电话联系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电话均无人接听。

“一开始,负责招生的老师就没有给我说过报名七天后不能退款、退学,也没有给我看过合同。等我要退费了,他们才把合同发来,里面却有这样一个条款,我觉得这完全是在套路我。”高先生说。

律师:合同若存在免除经营者责任条款 消费者可依法主张无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 告示等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陕西睿思律师事务所律师袁琦告诉记者,如果培训机构提供的合同存在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条款,该条款有可能是无效的,高先生可以依法主张合同无效,要求退费赔偿损失。

“如果该培训机构在事先未告知高先生合同内容,或故意隐瞒合同内容而在高先生对合同内容不知情情况下让其签订的,则涉嫌‘欺诈’。”袁琦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袁琦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培训课程前先鉴别培训机构资质,签订书面合同,或保留消费凭据。要认真审核合同中培训师资,培训课程课时,培训效果条款,尽量确保这些核心条款内容明确、具体。对于合同需填写的空白处,即使当时没有明确,也应该划掉,防止被恶意篡改。

“消费者在签合同前可以通过试听、体验课程再慎重决定是否报名;网络培训与传统教学培训有差异,评估自身情况,衡量是否适合线上教育形式;如果与机构产生纠纷,可以选择私下协调或者将情况反映到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维权。必要时也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袁琦说。

编辑:李卓然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