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国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国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数字经济正是在这轮变局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肯定的说,数字经济对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至2019年底,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突破7000亿规模,对GDP贡献率为27%,位于全国、西部中游左右水平。
在新发展格局下,我省数字经济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协同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对全球形势发展的战略判断。从经济角度看,过去20多年,中美建立起的互相协同互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双方贸易关系已经转变。从科技角度看,世界正在经历以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和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而中国在5G技术上发展领先,科技受到美国的打压封锁。在这样的大变局下,我们的应对之策是:一是政治上坚决斗争,但斗而不破;二是经济上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三是继续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
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我们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陕西追赶超越责任重大;二是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撑;三是陕西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亟需提升。为此,陕西需要系统谋划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陕西省数字经济的战略方向
一是支柱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化后的支柱产业会形成产业互联网的雏形,需要以省级的大数据系统为支撑,推进数字技术在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集成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二是系统重要性企业的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区域经济形成重要支撑的重要支柱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通过数字化使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三是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包括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其中重要的问题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构建,由于IDC投资大,迭代快,安全保密要求高,应该由全省统一构建重要节点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四是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及智能化。智能化方面要具备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的功能,同时要运用产业化思维和产业化技术,通过专业化能力和市场化方式,解决数字经济产业前沿共性及关键技术问题。
发展陕西省数字经济的实施路径
一是构建省级5G+ABCD等基础设施。构建省级中央IBDC(基于意图的数据中心),辅助以N个地市级的中央IBDC。以5G为基础,和ABCD(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结合起来,加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二是核心产业大数据系统支撑产业数字化。在政府组织协调下,由主管部门和重要支柱企业负责,研究构建我省核心产业大数据系统,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平台,带动整个产业链,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支撑。
三是运用产业化思维和技术推进数字产业化。积极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现有网络深度融合,构建万物互联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把数字化系统发展为产业,为经济体系提供服务和支撑。
四是运用协同共享思维抓好治理数字化。通过构建统一、共享、安全的开放数据平台,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组织、跨业务的数据互联互通,为精准高效的社会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发展我省数字经济的重点工作
一是构建“数字经济共性及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用“实用主义”思维、“拿来主义”方式,把科研院所、国际国内合作机构等的实用先进技术整合集成,为我所用,通过实验室平台,解决数字经济前沿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要素的支撑。
二是构建多个省级骨干IBDC。在省级和地市级层面布局构建IBDC,IBDC的标准一定是横向和纵向的结合,横向是城市群边界,纵向覆盖我省优势产业集群,围绕此形成最有价值的产品链和价值链。
三是运用“三个体系+一个市场”,形成金融解决方案。“三个体系”指的是:财政体系+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其中,财政体系发挥着国家战略导向作用,银行体系通过信贷工具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非银行体系通过证券、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一个市场”指多层次资本市场,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市场。这“三个体系+一个市场”,构成了对区域经济的重要金融支撑。
四是抓好数字经济研究、实验、培训、协调等组织工作。数字经济的特征是系统性、综合性和高技术含量。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组建高水平数字经济研究院,做好数字经济方面重大课题研究,瞄准我省数字经济重点领域,设立数字经济实验室,加强数字人才培训,在省委省政府层面形成高效有执行力的工作小组,扎实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作者系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李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