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全国各主要城市前三季度GDP数据相继公布,各个省份及重点城市蓄势待发,为2020年第四季度经济冲刺及2021年全面开局做积极筹备。今年前三季度,西安跑出了全国第一的GDP高增速。第四季度,西安经济高增速有望持续,西安GDP万亿在望。
从去年西安经济放缓到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全国第一,西安经济强力发展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南强北弱”经济格局下 西安“一枝独秀”
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前三季度GDP数据依次出炉,在经济格局上,“南强北弱”已有所体现。
今年前三季度,北方城市的经济格局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比去年全国GDP前二十的城市,北方城市占据5席,今年前三季度,仍为5席,但城市排名有所下降。在GDP增速上,北方城市难以同南方城市媲美,在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北方城市平均增速为1.32%,南方城市平均增速为2.12%。北方经济形成了以中原城市群等为引导的经济格局,南方城市出现了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为主要引导的经济格局。
全国主要城市前三季度经济数据。
在“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下,西安如何“一枝独秀”,跑出“第一增速”呢?
对于北方城市西安来讲,西安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前三季度西安GDP7075.31亿元,排名较去年上升两名,在“南强北弱”的经济格局和疫情大考中值得骄傲。前三季度,西安以GDP实际4.5%的增速排名全国第一位,是唯一一个增速破四的重点城市。与上半年相比回升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3.3个百分点,领先全国增速第二的南通市1.1个百分点。
这对西安来说,是一个恢复性的增长,既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后的恢复性增长,也是继去年西安经济放缓之后的恢复性增长。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西安在疫情之下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不仅兑现能力强,更是后劲十足。今年以来,西安市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通过每月调度、每季观摩、领导包抓、破解难题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高质量项目建设带动有力。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328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819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00.2%,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134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创历年最好水平;全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1.12万户,同比增长13.2%;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提前完成,施工、新开工项目同比大增。这显示了西安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速度与决心,也是西安城市执行力和推动力的最好佐证。
“一枝独秀”的西安是否“一市独大”
在今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一文提到:“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要以中心城市的强力发展辐射带动城市群,但也要避免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走极端。
对西安来说,从GDP在陕西省的占比来看,西安低于银川、长春、武汉、成都等城市,排名全国第七。而公开数据显示,只有首位度指数在2以上的城市才能称其为首位城市,西安刚具备首位城市指数,因此西安并不存在首位度过高的“一市独大”现象,是人们对西安的首位度有着过高的认知。相反,西安需要更好的发挥首位城市的作用。
2019年中国各省会城市GDP首位度。
同时,西安的经济体量还有待提高。西安是国家获批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唯一一座GDP未过万亿的城市,公开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GDP过万亿的城市有17个,作为副省级城市的西安,GDP排名仅列全国第24位,与2018年比较下降三个位次。即便是在“9000亿GDP俱乐部”里,也低于泉州、东莞、合肥、福州、南通等地级城市。今年前三季度,西安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与一线城市或同位于西部的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相比,GDP总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认为西安“一市独大”,只是同周边发展趋缓的西北城市相比而言。事实上,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讲,由于地理区位和国家战略优势,西安正处于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比较强的阶段,西安的发展是在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基础上,提升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融合度,将扩散能力适度的辐射至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根据《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西安、渭南、宝鸡等城市都有明确定位,但发展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主要就在于西安的核心作用不够明显,而非西安“一市独大”影响周边城市的发展。因此,想要带动关中平原、引领大西北,应发挥西安的核心作用。
西安要“大”,更要“更好”“更强”
目前,西安已加足马力恢复经济,不断做大经济体量。前三季度,西安市已创出“三个高点”、“四个连增”:西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1978年来高点水平,“龙头”作用更加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制造业用电量增长率是2018年3月以来最高增幅。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一季度以来的7个月连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实现1-4月以来的6连增;生产总值实现上半年以来的2连增。
无论是前期西咸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还是今年我国提出避免“一市独大”的定调,西安通过行政区合并的方式促进GDP发展的可能性都越来越小。而归根结底,城市高速度发展的初心在于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并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提升人民幸福感。这也是西安扩大经济体量、增强经济实力的落脚点。
自然基础等客观因素造成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开发程度不同,有着各自明显的产业结构、资源要素和经济发展特点。对于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西安来讲,如何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平衡陕西省的发展,成为西安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于陕北地区尤其是榆林等资源型城市,应依托西安重要的科研创新力量,进行科技人才、制造装备以及创新技术的交流与互补,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推进西安、榆林“双核”战略的布局;对于拥有第一、第三产业及自然环境优势的陕南地区,应依托以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群为支撑点的“西三角”经济区,承接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推进陕南生态经济和绿色循环的发展格局;对于“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以西安建设为“龙头”,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利用西安加快改革的辐射效应,带动城市群人才合作及科技协同创新。
在带动城市群发展的同时,以发展成果提升人民幸福感是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目标。
12月5日,西安市召开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提出将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力度,2021年西安市总投资2.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为增加市民幸福感,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涉及商业中心建设等服务业项目、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改造等文化旅游业项目、市政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医院扩建等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项目,严格执行入选标准、项目数量投资双提升、突出先进制造业强市以及补短板惠民生项目提速。
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到国家中心城市,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时代机遇一次次为西安的提速发展“加油”、赋能。在全球疫情大考面前,在国际局势复杂、国内经济回稳向好的当下,西安将进一步发挥地区核心作用,担负起引领西北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文/李炘弋)
编辑:高冠涛
忒色 1月21日3时,随着100名旅客进入第二候车室候乘T283次、Z129次列车,标志着西安车站南站房中厅及第二、第四候车室正式投入使用。 2021-01-22
忒色 进入“西安市高层次研究生就业储备池”登记的应届硕博研究生,在西安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按照博士每人1万元、硕士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西安硕博人才奖” 2021-01-22
忒色 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云直播的方式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同步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活动将在2月3日开始,届时将有多位明星云集西安,一起讲述西安故事,展示丝路文明。 2021-01-22
忒色 2021年春运将于1月28日开始,因春节较晚,春运节前客流分散节后集中出行的特点明显。受当前疫情的影响,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乘车措施有所调整。 2021-01-22
忒色 记者从西安地铁了解到,即日起乘坐高铁到达西安北站的乘客,无需二次安检,可直接换乘地铁二号线,方便了旅客出行 2021-01-20
忒色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腊八节来临,冬天里,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足以温暖人们的胃,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 2021-01-20
忒色 自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1年第一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获悉,调图后,西安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开行客运列车总数较2020年底增幅10.9%,达406.5对。 2021-01-20
忒色 209路由凤城六路西口发车,经朱宏路、凤城七路(去)、凤城五路(回)、明光路、凤城四路、贞观路、凤城二路、太华路、华清路、东城大道至十里铺公交调度站 2021-01-19
忒色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预计,受短波槽影响,预计20日我省中南部有一次弱降水天气。 2021-01-19
忒色 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参观,2021年春节假期中除2月11日(除夕)闭馆一天外,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正常开放 2021-01-18
忒色 2021年,西安将新增学位10.8万个,到7月底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 2021-01-18
忒色 神木—西安动车组将于1月20日正式开行,全程6小时36分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