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行。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12月20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的许海涛短篇小说集《藏家——那些流传民间的收藏传奇》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行。作者许海涛、著名文化评论人韩浩月和“皇后之玺”发现者孔忠良一起为读者分享了书里书外的故事。
1968年9月,13岁农村少年孔忠良在汉高祖刘邦的长陵附近水渠里捡到一枚白石头章,后转交国家。经专家鉴定,这枚“皇后之玺”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皇后印玺,已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为了还原当年发现“皇后之玺”的真实故事,许海涛深入采访孔忠良,并详细地记录了他52年前捡宝、交宝的全过程。《藏家》一书以咸阳五陵原为背景,围绕13件古董老物,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群民间收藏家们在收藏之路上的喜怒哀乐,既有对古董老物的独到理解,又有对藏家心理的真实反映。
《藏家》读者见面会在曲江书城举行。
许海涛是陕西咸阳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跑家:那些埋藏民间的古董传奇》、长篇小说《残缺的成全》等。跑家是陕西民间叫法,指走街串巷、挨门进户收古董老物的人,北京叫呵街的,上海叫铲地皮的,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人群,叫法不同。跑家跑得久了,跑下了规模,便被尊为藏家。以小说展现跑家和藏家群体,许海涛是第一人。
孔忠良说,《藏家》真实细致记录下了他人生的这段经历。徐海涛表示,散落在民间的一件件古董,都镌刻着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历史和乡愁。“我想留住历史的影子,锁定乡愁,通过一件件珍宝,向更多的人讲好故乡的故事。放大来看,也就是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韩浩月说,许海涛的写作在前辈作家开拓的疆土上,又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陕西文化表达路径;用一定的想象力,来填补故事的枯燥部分;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搭建一条宽阔、通畅的桥梁;小说本身也极具影视改编价值。
编辑:高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