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有新貌丨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大巴山中趟出的“镇巴路径”

时间:2020-04-27 16:17:42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秦奋有新貌丨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大巴山中趟出的“镇巴路径”

如今,刘凤奎的兴民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镇巴最大的天麻繁育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0个镇(办)1000余户发展天麻产业,吸纳在册贫困户219户1000余人,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达3000元

编者按:省政府2月27日批准铜川市印台区等29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陕西所有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进一步总结和展示这些县(区)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典型做法,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特别推出“秦奋有新貌——陕西29个县(区)脱贫摘帽”专题,邀您共同见证陕西人民脱贫攻坚之路,一起感受三秦儿女不懈奋斗之美。

035e3347391e4bc6e2637dd8634d9a02.jpeg

镇巴县城。

西部网讯(记者 凌旎)这里是革命老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生态强县,但这里却曾因交通闭塞、条件恶劣陷入深度贫困。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陕西省镇巴县全力改善民生,努力攻克贫困,依靠生生不息的“镇巴精神”,在大巴山中趟出了一条脱贫奔小康的“镇巴路径”。

db3a50282a4976d30e2a40b0a284fa7e.jpeg

镇巴县兴隆镇茶园风光。

脱贫有实招: “4+X”产业发展体系将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近年来,镇巴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重中之重,立足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状况和传统产业,科学构建以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为主,蚕桑、食用菌为辅的“4+X”产业发展体系,将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牢牢嵌入产业链中,并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励129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产业“百花齐放”。

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万亩,魔芋、中药材种植面积均突破10万亩,生猪等牲畜饲养量达100万余头,有力破解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难题。

687a704317f6bee2303ad90422f7cb25.jpeg

镇巴县黎坝镇晨辉。

为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镇巴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农民合作社升级、家庭农场提质、社会化服务组织孵化四大工程,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县累计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20个,建成光伏电站11座,培育省市龙头企业1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0家以上, 350家带贫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园务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3000元以上。

为拓宽就业创业增收渠道,镇巴还深入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及就业培训,全县累计完成贫困劳动力各类职业培训35889人次,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582人次,落实就业扶贫补助1804万元,开发扶贫公益专岗2631个;认定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28个,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297人,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有1人以上实现就业。

数据看发展:19143户脱贫过上好日子

66892962821d922a6872bb9330ef1131.jpeg

脱贫故事汇:克服生活的难 贫困户日子越过越甜

9d6414e7b8d0d064142a86e5c1d83f00.jpeg

汤国英在田间除草。

汤国英家住镇巴县青水镇仁和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儿子上小学时患有慢性肾病,读大学期间病情发展成为慢性肾衰。丈夫又被查出患有肝癌,各项费用21万余元,汤国英便成了家里的唯一顶梁柱。

脱贫攻坚开展以后,经过精准识别,汤国英家被认定为因病致贫贫困户。随即,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均逐一落实,汤国英一家的生活减负不少。

如今,他们一家住进了96平方米的移民安置房,帮扶单位帮这一家添置了电饭煲、电磁炉、烧水壶还有棉被等生活日用品,儿子等待肾源准备做肾移植手术,丈夫的身体状况也日渐好转,家里的两位老人身体也算健康,女儿的学习成绩也未受到影响,一直名列前茅,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64a3db0973ae729bb2aab69385138ad9.jpeg

杜方武坐在轮椅上扎扫帚。

杜方武是镇巴县黎坝镇长柏村的低保贫困户,2000年,杜方武在一次矿难中受伤,下肢失去知觉,从此卧床不起。他虽然高位截瘫,但他一直尝试学习补鞋、扎扫帚、编背篓等手艺,勉强维持一家人生计。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在了解到他有扎扫帚的手艺后,帮扶干部便鼓励他坐在轮椅上扎扫帚,并承诺帮助他销售。2018年,在帮扶干部的协助推销下,仅扎扫帚一项就增收了23000元。

不仅如此,为了帮助杜方武一家脱贫,驻村帮扶单位镇巴县教师进修学校协助他办理小额贴息贷款,入股光伏发电,实现每年3000元固定分红,并鼓励他儿子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外出务工。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和自身努力,杜方武一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3fc778565980ff8df7562a002fd91b3c.png

刘凤奎为种植户讲解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刘凤奎是镇巴县小洋镇毛垭村人。毛垭村地处大巴山腹地,山大沟深、耕地稀少、土地贫瘠,村民主要以外出务工为收入来源,脱贫致富一直是村民们的梦想。

经过考察论证,刘凤奎瞄准了天麻种植。自己琢磨种植失败后,刘凤奎先后到西乡、留坝、略阳等地考察,学习人家的成功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回家后反复实验,终于总结出一套适合镇巴当地的种植方法,每窝天麻降低成本30%左右。

慢慢的,看到刘凤奎种植天麻带来可观收益,周围群众纷纷跟随他学习天麻种植技术,“刘天麻”的称号也在众人中悄然传开。他成立了兴民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带动40余户群众种植天麻一万余窝,当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

如今,刘凤奎的兴民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成为镇巴最大的天麻繁育基地,辐射带动全县20个镇(办)1000余户发展天麻产业,吸纳在册贫困户219户1000余人,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达3000元。

编辑:凌旎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