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有新貌丨精准脱贫新举措 安康汉滨区摘下了穷帽子

时间:2020-03-31 17:12:50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秦奋有新貌丨精准脱贫新举措 安康汉滨区摘下了穷帽子

近年来,汉滨区实施精准脱贫新举措,大力发展产业,同时还不断补齐自身短板,带领群众一起摘下了贫困帽。

编者按:省政府227日批准铜川市印台区等29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陕西所有贫困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进一步总结和展示这些县(区)在脱贫攻坚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典型做法,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客户端、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特别推出秦奋有新貌——陕西29个县(区)脱贫摘帽专题,邀您共同见证陕西人民脱贫攻坚之路,一起感受三秦儿女不懈奋斗之美。

642ea288c3c56947ae0ce65dc0bc3bd0.jpeg

安康汉滨区风景。

西部网讯(记者 张棋)拥有百万人口的汉滨区,是安康中心城区所在地,尽管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但之前贫困人口仍占全市三分之一,且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如何较快的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汉滨区实施精准脱贫新举措,大力发展产业,同时还不断补齐自身短板,带领群众一起摘下了贫困帽。

脱贫有实招:强产业补短板群众脸上洋溢起自信的笑容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汉滨区以“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结合本村实际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并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185个、培育当地龙头企业52家,不断完善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机制,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汉滨区在探索实践“村有四式、户有八法”的基础上,同步创新建立了村集体经济“三种运行模式”和“四种发展路径”,构建了村集体、经营主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8090cc09f668a8afa90c16d8e4271069.jpeg

汉滨区建立了村集体经济“三种运行模式”和“四种发展路径”。

汉滨区不仅发展起了烤烟、蚕桑、养殖产业,还因地制宜巧打生态牌,发展起乡村旅游等产业。目前全区异地置业、光伏发电、资产租赁、社区工厂等资产收益扶贫入股1.82亿元,股权比例98.9%,合计分红1493万元,可带动19874户70834名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发展起了好的产业,如何实现有效流通,让这里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呢?地处秦巴山区的各村庄,拥有一条宽敞的大路就是全村发展的希望。近年来,汉滨区紧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交通短板,千方百计的加快推进“油返砂”治理以及紫叶路、付黄路等在建项目。

目前,全区村、组道路建设项目路基工程已累计完成1556.2公里,占总任务的99.9%,各村庄逐渐修起了宽敞的大路,不少村还规划起了旅游线路,搞起了生态旅游业。这让人烟稀少的大山里游客越来越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传播了陕南文化,当地老百姓的脸上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

76ec998da56f4d8e192bf6344068ea31.jpeg

汉滨群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摘下了贫困帽。

数据看发展:200个贫困村顺利脱贫

a586dd408e5125b5cede1c5212ffc8d8.jpg

脱贫故事汇:用双手创造幸福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0bae529bfb4960d8842bdbd7754a5276.jpeg

汉滨区大力发现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

顺利脱贫摘帽的背后,记录了无数勤劳拼搏的汉滨人民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故事。

说起汉滨区瀛湖镇清泉村的孙阳,他算是当地的名人了。孙阳自幼患有先天性的脑瘫和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一次意外的机会,孙阳接触了电商,他想到自家盛产枇杷卖出去,于是他开始萌生开网店的想法。

普通人开网店很容易,但对孙阳来说几乎不太可能实现。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他该如何创业开网店呢?要强的孙阳没有放弃,他硬是学会了用舌尖点击手机,操作上网,成功的开起了网店,开始把家乡的枇杷销往外地。

很快孙阳的故事传开了,他应邀走进了CCTV《向幸福出发》,成为全区第一个电商创业成功的残疾人,第一个走上央视舞台的电商“明星”。他的枇杷由滞销到畅销,再到供不应求。如今,孙阳火了,他靠自己赚到了钱,还带动了当地人一起创业脱贫致富,瀛湖以前烂在地里的枇杷,如今变成钞票,涨鼓了大伙的腰包。

c7128477a13d797eac5d102e7bd6ef4e.jpeg

孙阳正在做直播卖货。

“这5800元钱,是您在我困难时支持的,我一定要还,一定要还……”去年7月29日,家住汉滨区新城街道办屈家河村的贫困户张涛主动上门,向自己的帮扶干部还钱,见干部不要,他着了急。张涛因患先天性疾病,今年37岁的他,只有1米4左右的个头,早些年他一直在外打工,近些年才回到家乡。他的父母已先后去世,他只身一人居无定所、无依无靠。

在了解到张涛的实际情况后,帮扶干部几次上门主动帮助,为他建起了两间新房, 还不断鼓励他,树起了张涛自我发展的信心。 “不能光靠救济低保,我想买辆三轮车,卖菜挣钱养活自己。”有了信心的张涛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购置了三轮车,开启了起早贪黑的卖菜生活,由于诚信经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如今,张涛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见人也热情了,腰板也硬了,“我有手有脚能行动,每天骑着车子卖菜还能赚些钱,自己完全够用了,再加上政府的低保金,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张涛自信满满地说。

(部分图片、文字内容综合陕西日报、西安新闻网等内容)

编辑:王蜀周秦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