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众不曾料到,自己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文物展的首次见面,竟然是通过视频直播。3月4日上午,央视网对这一展览进行了直播,吸引了上万网友跟随着该馆五星级讲解员徐大卫,通过“云逛展”的方式一饱眼福。
讲解员在直播中介绍说,这一展览是目前中国博物馆举办的展品最多,文物等级最高,涉及面最广的彩陶专题展。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的245件文物齐聚陕西,共同讲述“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这其中除了玉猪龙、人面鱼纹盆这样耳熟能详的文物之外,还有很多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文物。
展现五千多年前华夏先民生活图景
因为直播时长有限,展线上的文物在镜头中都是一闪而过的,不过笔者还是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彩蛋”。
比如首次展出的一罐出土于西安鄠邑甘河遗址的稻米(图左1),距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这说明当时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合水稻种植,并且这一传统在当地也一直保留至今。而如今陕西人酷爱的面食,其来源的小麦在当时还没有进入先民的食谱。
比如出土自华州泉护遗址的猫下颚骨,将中国人“撸猫”的历史前推到了五千三百多年前。而当时养猫的目的,极有可能是用来对付老鼠的,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啮齿类动物的洞穴便是佐证。
比如曾两次获得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杨官寨遗址内出土的一件彩陶钵,据专家推测,绘制在器物上的“动物纹”,极有可能是最早的龙的形象。而分层有意识摆放它和其它一批文物的壕沟,极有可能是这座“最早西安城”专门规划的祭祀区域。
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鸟鱼纹细颈瓶
华州泉护遗址的陶鸮面
再比如出土自宝鸡北首岭遗址的鸟鱼纹细颈瓶(图上)和出土自华州泉护遗址的陶鸮面(图下),这次也从北京“衣锦返乡”,重归陕西与游客见面。先民们将动物的形象融入到了这两件陶器的制作之中,将五千多年前的匠心独韵淋漓彰显。
一件件出现在直播中的文物,伴随着讲解员生动详实的讲述,大体拼凑出了五千多年前华夏先民的生活图景,同时也让收看直播的观众明白,中华民族究竟是如何一路走来的——在那个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时代,正是先民们不断迈出的“小碎步”,才推动着中华文明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鱼鸟相融最终绽放出“华夏之花”
在直播中,讲解员着重介绍了出现在参展彩陶上的两种纹饰——鸟纹与鱼纹,前者多出现于庙底沟文化遗存中,后者则多出现于仰韶文化遗存中。
一些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不是纯艺术的目的,而是受当时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观念的制约,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新石器时代,有利于人们生存,能够加强氏族的集体感和维护共同利益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美的。”他们进而认为,绘制在陶器上的动植物图案是彩陶主人所属氏族或部落的图腾徽记,尤其动物图案更应是图腾。
作为半坡遗址的发掘主持者和报告编写者石兴邦先生就有这样的认识:“如果彩绘花纹确是氏族的图腾标志……仰韶与庙底沟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
“鱼吞鸟”(左)与“鸟衔鱼”。
在五六千年前的关中平原,这两种文化类型大量分布,并且在年代上也有重叠。两种文化不断交融,慢慢的鸟纹和鱼纹共同出现在了器物之上。可能是为了凸显自己的部族图腾,鸟衔鱼的纹饰出现在了庙底沟文化的彩陶上,而仰韶文化则针锋相对,在彩陶上绘制了鱼吞鸟的图案。
再到后来,鸟纹、鱼纹和共生的鸟鱼纹不断被几何化抽象化,逐渐演变成为花的纹饰,并大量出现于之后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之上。显然在那场融合之中,以鸟为图腾的庙底沟文化最终占据了上风。
盛开在彩陶上的“华夏之花”。
策展人用“华夏之花”来命名这一纹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以关中平原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为核心的庙底沟文化开始迅速崛起。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崛起过程中,“华夏之花”充当了文明扩散的急先锋——在东到大海,西至甘青,北达河套,南至于江的广阔范围内,出土的彩陶上大量出现了庙底沟花纹。鸟纹与鱼纹的融合,最终绽放成花,并随着文明扩散的浪潮,让这朵“华夏之花”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化元素。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这是《史记》中关于黄帝活动区域的记录。如果和庙底沟文化的传播范围进行比照,不难发现二者有着高度的契合。而鸟鱼图腾之争,似乎也暗合了炎黄两大部落阪泉之战的文献记载。
按照讲解员的说法,这些都是专家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对三皇五帝那段中国的传说时代进行的推测。而举办这次展览,不仅是展示精美文物,更是将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中的展示,并如抽丝剥茧般让那段与传说交织在一起的历史,能够愈发真实的呈现在后人面前。
期待陕西历史博物馆恢复开馆后,一起实地感受“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文/敬泽昊 实习记者 白少伦 马舒腾)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