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乔欣欣: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0-02-26 12:03:57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乔欣欣: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各地应继续发挥网格化治理模式的优势,同时注意几方面问题

918bee5b8f0edaf16ad919056bfded39.jpg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谓是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旧复杂严峻,还远没有达到完全控制的阶段。而基层社会处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只有确保基层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到位,才能守住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才能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政治优势

受益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我们有着强大而高效的社会动员和组织系统,在这场疫情防控战正式打响之后,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各级基层党组织也必须站在此次疫情防控斗争的最前沿。疫情发生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逆向而行、迎难而上,组建“一线工作队”,在留观点、查控点等建立党员突击队、临时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岗,用血肉之躯构筑坚强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在接下来疫情防控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要继续发挥战斗堡垒的政治优势。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全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到此次疫情对于我国各项工作所造成的重要影响,坚决执行中省关于疫情防控作出的各项决定,并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第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功能,动员党员干部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第三,密切群众联系,组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稳定情绪、增强信心,发动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依靠人民群众,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发挥当前基层社会网格化治理模式的优势

近年来,网格化治理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应用,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网格化治理的优势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各地充分运用网格化治理模式,将所辖城镇社区划分为单元网格,每个单元网格实行自我服务、封闭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控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各地应继续发挥网格化治理模式的优势,同时注意几方面问题。

第一,防止网格化治理的“一阵风”。网格化治理是当前城乡社区治理的一种创新趋势,各地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充分认识网格化治理模式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常规的网格化治理模式,而非应一时之需。

第二,防止对网格化治理的简化。网格化治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对责任区域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因而是一种具有多维内容和复杂特征的治理体系,并非新的一级行政级别的设置和行政权力的下放,各地应探索建立立体的、完善的网格化治理体系,而非停留在简单的网格划分。

第三,防止网格化治理搞“一刀切”。网格化治理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不顾本地特点,照搬照抄别人的固定模式。各地应根据本地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发展现状等多方面因素,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切忌不顾自身特点,蜂拥而上搞统一模式。

正确处理基层社会治理中政府主导与基层社会自治的关系

治理是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受到传统的政府管理思维的影响,我国基层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理面临行政整合过度和自治能力不足的困境,也即“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随着以互联网技术加持的信息网络和物流网络的发达而壮大起来的社会力量未被充分激活,也没有和政府的社会治理高度融合。

在此次的疫情防控中,一方面我们看到了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也看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不协调。因此,在未来的基层社会治理中,应进一步协调政府主导与基层社会自治之间的关系。

第一,探索基层社会的多元主体治理。在城市网格中存在着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志愿者团体等多元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应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依托和整合各种力量所掌握的资源,实现社区部分公共服务的自我供给和自我满足。

第二,实现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的有机结合。网格内各种力量所掌握资源的多寡,决定了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地位的不同。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过于倚重依托于政府的行政力量,从而导致基层社会治理呈现着眼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刚性管控特征,未来我们应在增强社区自治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以社区服务为核心着眼于满足自身服务需求的软性控制。

第三,以社区服务为核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区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在基层社会的延伸和补充,意味着无论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如何创新,促进基层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其核心所在。在这种目标导向下,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本质要求。一是治理对象的精细划分,根据辖区内的小区和居民特点,例如可根据安置小区、普通商业住宅区和高品质商业住宅区的不同居民需求,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二是服务内容的精细划分,立足于居民需求,可提供免费的、有偿的,公益性的多种服务内容;三是治理手段的多样化,改变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探索协商式的、合作式、恳谈式的服务方式。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李为涵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