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孝芳:让疾病不再成为农民摆脱贫困的头号“杀手”
西部网讯 1月17日,陕西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3位来自不同界别的委员,围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注民生改善进行大会发言。省政协委员、安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孝芳就《让疾病不再成为农民摆脱贫困的头号“杀手”》进行发言。
马孝芳表示,自己是一名来自秦巴山区的少数民族界委员,长期在市、县分管教科文卫工作,对农民健康比较关注。她发现,农民家庭一人患上恶性病或者慢性病,极有可能全家致贫,陷入生活危机。在岚皋县西窑小区随机走访5户,有3户是因肺病导致家庭贫困,表面看起来光光堂堂的青壮年,实质上却是丧失劳动力的残疾人。
据统计,安康市因病致贫人口51111户158850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27.31%,其中肺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尘肺)达8359人,占59.77%;癌症3088人,占22.07%。可以说,疾病是导致农民贫困的首要因素。
深入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难发现,造成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原因,既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主观原因,其中体力劳动不安全、从事粉尘作业、有毒作业的农民工劳动防护措施问题、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都成了主要诱因。
马孝芳表示,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大部分农民在空闲时以喝酒、抽烟打发时光。常常看到,农民兄弟刚刚放下手中的活计,第一时间就是点烟,有的边干活边抽烟。另外,山区农民常年食用腌菜、泡菜、熏肉,农民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做一顿饭吃全天,冷饭剩饭是午餐便饭。这样,虽然挣了票子、填饱肚子,但却落下病根子,他们未来的幸福能有保障吗?
多少年的努力,几代人的奋斗,农民兄弟姐妹终于即将摘掉贫困帽子,如果他们自我意识没有建立、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改变、劳动保护措施跟不上,疾病极有可能成为其返贫的头号“杀手”。
马孝芳建议,要强化农民健康教育。设立健康教育项目,根据农民工、农村妇女儿童、中老年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分层分类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折页、案例分析、微信微博、院落会、地方戏等群众喜闻乐见、接纳性强的方式,教育农民群众改变传统生活方式。还要健全劳动保护制度,建立农民工岗前健康教育培训和定期体检制度,由用工单位就健康防护、操作规范等进行培训,用工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最大限度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权。
马孝芳认为,还要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全方位落实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特别是要将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老人、未成年人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应保尽保。
编辑: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