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文化馆大唐不夜城开馆 带你感受最浓年味

时间:2020-01-07 16:09:59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年文化馆大唐不夜城开馆 带你感受最浓年味

中国年文化馆大唐不夜城隆重开馆,带你品年味闹新春! 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中华民族最具内涵的年节文化,回家过年是萦绕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头的不变情节

72b4ea4c2112c3cfca1b8949f7623cbc.jpeg

西部网讯(记者 熊惠玲)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中华民族最具内涵的年节文化,回家过年是萦绕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头的不变情节。

大唐不夜城在历届“中国年”期间,每天恭迎五湖四海的宾客相聚于此。1月1日早上10点,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正式开放的“中国年文化馆”将把游客带入一幅跨越千年,家国同梦的时光画卷,共同感受这一脉相传生生不息的盛世中国年。

说过年·闹新春——辞旧守岁欢宴迎新

一踏进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灯珠矩阵的“年”字前方有华服美人飘然起舞,游客在悠扬的琴乐声中如梦如幻,缓缓进入“年节“的历史长河中。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句童谣一起,耳畔满满的年味就伴着香甜的腊八粥扑面而来了。

年文化馆以腊八这天为开始,从忙年的备、过年的拜、辞年的闹三个不同的年俗章节让大家回忆起除尘、赶集、蒸馍、除夕、破五、元宵等年味每一段光影,每一张年画、每一个展陈都能让你回到那个年味正浓的一段时光。

c19329b8ca7040ea5aafa4316038450b.jpeg

溯千年·脉相承——年俗的发展演进

儿时的记忆被缓缓勾起,意犹未尽之时,转角遇到年文化馆中,赫然陈列的“太初历”,瞬间就觉得自己仿佛穿越了,从古至今的年文化发展也随这段旅程浮现眼前。

太初历建成代表着影响中国传统社会2000年的农历基本形成,古时候年最初的雏形与农耕文明密不可分。尧舜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称“年”,两汉官方定岁首,唐时放假贴门神宋朝全民接福送贺,明清赐宴闹元宵年年有新意,岁岁有新招。

燃烟花,放爆竹,贴门神、祭祖等年俗从封建时代的鬼神之说到现在的举国欢庆,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等时代更迭今天已形成一种热闹的氛围。

到了辛亥革命以后,百年传承继往开来“年”的概念便有了夏历和公历两说:1913年民国政府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义为春节并列入国家法定假日。

随后发展中,说起过年不得不提出一个不是年俗却胜似年俗的词——“春运”。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春运的情感承载。1980年的《人民日报》首次出现春运一词。在年文化馆中,一张张车票,一幕幕胶片记忆代表着一段段珍贵的旅程往事,让游客在此见证属于铁路春运的百年变迁。

从绿皮火车、特快列车、飞机,再到“和谐号”、“复兴号”动车高铁,春运成为了中国人归乡的人生印记,也成为了记录新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缩影。时代更迭永远抹不去的是华夏儿女的故土情结,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人生主题。

这段时光的印记中不仅有历史故事,还有游客在此打卡的穿越体验。旧挂历、老式录音机、老款缝纫机、蜂窝煤炉、黑白电视、摇头电风扇……还有那些记忆中爸妈载着走亲戚的大梁自行车,揣在怀中想偷吃一口的拜年水晶饼,都是关于“年”的情怀和写照。

这里还有最闪亮的游客打卡装置,雁塔花灯、龙飞狮舞,年年有鱼(余)……搭配着琉璃璀璨的夜景灯箱装置,随便一按快门都是喜庆的中国年氛围。

bd3067c9143d94dc0c92dc99fdb766dc.jpeg

赏民俗·品年味——穿越历史的体验

看完历史,拍完美照就要进入品年味环节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震撼的关中年俗大观,一组由关中社火泥塑组成的长4.8米、宽2.4米微缩景观,生动的还原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中过年期间的热闹景象。

报码子打场子、社火场、锣鼓、高跷、芯子、待亲戚……旌旗铺展、绣带飘扬的社火表演浩浩荡荡蜿蜒数里,扶老携幼紧紧跟随,欢声笑语仿佛回荡在街头巷尾。两旁的泥塑展陈也栩栩如生的刻画着贴春联,备年夜饭、祭祖磕头等传统年俗文化。

穿过这组泥塑微缩景观区,印有“中国年”模样的花馍手工艺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皮影戏让你感受年味的热闹祥和,剪纸、花灯这些仪式感满满的手工艺制作让一幅新年装点的热闹喜庆宅院浮现眼前。游客互动环节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在画年画的展陈台之上你可以自己动手画出的你的新年愿望。

4e54723b83c5baa396974d423f716cda.jpeg

中国年·看西安梦回大唐文化复兴之路

在年文化馆中看了这么多年俗文化,从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到如何去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加强文化建设,以文化自信拓展城市内涵,是西安这座千年古都义无反顾的使命,也是曲江新区近年来不断思索的重要课题。

2002年8月大雁塔北广场项目正式启动,唐文化复兴之路就此启程;2003年12 月31 日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经历千年沉寂后,曲江终于焕发新颜,重获新生。

2017年10月,四大文化场馆全部落位,为大唐不夜城演艺集群的构建奠定基础。2018年12月,历经77个昼夜奋战,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如期完成街区提升工作,盛大登场。

光耀千年,盛世辉煌如今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不仅是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承载区,更是全国首批11条示范步行街试点之一。

“西安年·最中国”2018年在这里拉开帷幕自此大唐不夜城享誉全国成为网红天街。如今,3.0版“中国年·看西安”又在此华丽升级。大唐不夜城是最有年味特色的旅游打卡地,如今也将在中国年文化馆的伴随下,让各地游客的“中国年”之旅变得更有内涵,让所有人在全域旅游新标杆中感受最浓年味。

编辑:熊惠玲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