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真相的脚步
追赶时光的身影
挥洒汗水的青春
记人 记事 记时代
风雨兼程,笔尖即担当
11月8日,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
“记者,记着。”
致敬新时代的记者,致敬真实的力量。
@记者李明:怀揣梦想,脚踏实地,从泥土中走来,道阻且长但前路浩荡,希望继续眼中有光,心中有梦,仰望星空,不负韶华。
@记者毛明博:今年是我度过的15个记者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56岁残疾"五保户"长年为20余户"留守老人甘当送货郎只收运费只为回报村民的事,经西部网报道后引发关注并获陕西好人。由此,也深深地对做个记者充满了自豪感。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愿意用我的镜头和笔,关注世间冷暖,讴歌伟大时代,为助力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赵雪:当记者的6年时间里,我很珍惜每一次外出采访的机会。直到现在,每一次出差、走基层都能让我兴奋无比;每一场采访,我又几乎是那个最爱“掉队”的记者,因为太想多了解一些东西,太想去真实而饱含热情地记录每一个奋斗者的故事。我坚信,一个记者只有脚上有泥,才能心中有爱,才能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记者肖阳熠:今年是我的第九个记者节,从单纯的一名体育记者,逐渐接触政务、民生、文化等更多领域的报道,使我的眼界更开阔,步伐更坚定。今后,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镜头记录新闻感人的画面。
@记者马晴茹:2019年我参与大事记有陕西两会、丝博会、重走长征路等等,小的采访有社会新闻、日常采访等热点稿,希望之后能继续扎实写稿,努力进步,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社会,愿未来的征途,仍是星辰大海。
@记者彭芬:我的第8个记者节。记录生活,记录世界,永葆赤子之心。
@记者鲁鹏飞:努力做好新闻报道,用心用情记录这个时代。
@记者李媛:在这个时代,每一位经历者都值得尊敬,值得关注,值得记录。我很庆幸,在历史的车轮中,有幸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见证中国的发展历程。
@记者李卓然:物换星移几度秋,这已经是我过的第5个记者节了。5年变化最大的是年龄,5年不曾改变的是对新闻职业拳拳的赤子之心。行业有寒冬,但对职业新闻的追求不应止步。愿新闻理想不被辱没,职业尊严得到彰显。
@记者凌旎:这是我在西部网过的第二个记者节,时光匆匆而过,留下的是对“记者”这个职业更深刻的感悟。沉下心来做采访,张开眼睛看世界,是今年对自己新的期许。
@记者秦怡:从编辑到记者,这一路走来,有喜悦、有悲伤、有感动,更多地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正是因为记者这个岗位,让我的镜头里记录下来一个个平凡的、不平凡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让我的人生色彩缤纷。
@记者贺桐:十年的记者生涯,所经历的劳累、疲惫、委屈、欣慰,酸甜苦辣都浸透在文字和照片当中。走在新闻的路上,我徘徊在爱和痛的边缘,但我知道,我不会放弃。
@记者刘望:今年是我的第4个记者节。四年时间,我依然庆幸,我之前以及此刻,恰是一名记者。我曾记录下某一位平凡人物或心酸或甘甜的过往,我曾用尽全力去捕捉那转瞬即逝的一刻,我曾嘶声竭力地呐喊,只为多尽一份力来激浊扬清。
@记者苏静萌:作为一个入职不久的90后,对于记者这个行业最大的感受就是苦累和快乐同行。每一天的工作就是用镜头记录、文字传播,因为喜欢,所以苦累也成了宝贵的经历。印象最深的是做了一个奔驰车主续保押金难退的报道,经过多日的沟通核实,终于帮车主拿回了押金。随后得到的肯定和感谢一洗工作时的疲惫,可能正是因为这些鼓励和肯定才能让我在新闻这条道路上始终坚守吧。加油!
@记者朱童戈:今年是我的第二个记者节,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2018陕西两会报道、丝博会报道、2019年高考、小升初摇号、垃圾分类直播等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事情。更多时候,记者是24小时待命、是无论寒冬酷暑都奋战在一线的、是没有完整节假日的普通的文字工作者。在今年的记者节到来之际,我希望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心灵更有温度,思维更有深度,文字更有力度。
@记者张琪:今年是我的第四个记者节,采访印象最深的是和同事们一起驻扎省两会报道,大家每日奋战到凌晨,两会结束后回家睡了整整一天;今年最难忘的是西安务工者小王告诉我,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后,他讨回了被拖欠的薪资4万余元。每年的记者节一切如旧,我想说的是,最初因热爱和敬畏入行,如今依旧,希望未来的我仍保持热爱和敬畏努力前行。
@记者赵昊:从事记者这行掰着指头算下来也有6个年头了,虽然不算老记者,但看着身边快磨出包浆的相机,才恍然过去了这么久。说实话这行不好干,但圈里前辈说过一句话,“能一直扛下来的,靠的就是那些洒出来也冒着气的热血和留下的每一个脚印。”诸君共勉。
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