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道丨要“好看”更要“好住”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时间:2019-10-16 09:56:30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秦知道丨要“好看”更要“好住”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李克强10月14日到西安考察,首先来到已有20多年历史的西安市最早的安居小区——明德门北区小区,在此听取了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汇报。总理强调,改造后的小区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好住”。

54dc1f9eed6f1db21e54bb2d22c53ce4.jpg

89023c26d5cd3467b741fbecd49b3a49.jpeg

李克强西安考察老旧小区:改造后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好住”(来源:中国政府网)

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陕西西安、咸阳考察。他首先来到已有20多年历史的西安市最早的安居小区——明德门北区小区,听取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汇报,询问群众对改造的需求。总理强调,改造后的小区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好住”。

关于住房,人们谈论最多的是楼市新盘和城中村拆迁,前者是投资与刚需,后者是发展变迁,但还有一批楼、一批人同样应该重点关注,那就是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老旧小区和那里的居民。这些小区无论从空间构造,还是配套设施都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老旧小区改造,直接关系到生活在小区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西安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5f6c49d2650143e6953a474f224f482a.jpeg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泥堆砌的单元楼改变了城市的居住模式。

曾经的时代宠儿 如今的落没之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安市民的居住记忆是——筒子楼。它是那个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安市的东郊和西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多数破败不堪,已经彻底荒废,也还有一些还在继续使用中。

到了九十年代,为了缓解住房紧张,西安建设了一大批小区。西门外八佳巷小区、吉祥村吉祥小区、太白立交的雅荷花园、南稍门附近的永宁小区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忆。

西安的老旧小区大体有三类,一是大工厂时代中涌现的附属家属院,二是各个研究所干部单位的家属院,另一个就是以街道划块而建的老小区。与土木结构简单搭建的小平房相比,这些筒子楼和单元楼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模式。

c5966f0035802c315d810d1548c70371.jpeg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小区环境差,停车难,安全系数低,缺少供暖供气设施等问题却日益严峻。

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西安市存有1064个老旧小区,3800多栋老旧楼房,几十万人在这里生存。大部分老旧小区因年代久远,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维修养护难度大;物业费收缴率低,物业服务水平不高;业主委员会流于形式,业主诉求渠道不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难以改善;老旧小区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无保障等问题。跟周围林立的高楼相比,与城市快速发展不匹配也导致孤岛效应愈加明显,让居住在此的居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些密集的筒子楼或者工人社区极度拥挤,容积率甚高。因为人口稠密,居住关系混乱(大多为出租房),这些老旧小区成了比城中村还要难以改造的对象。如果说,拆迁一座中型城中村,要与上百户村民协商,那老旧小区可能就是上千户,所得土地面积还不如城中村大。所以,大部分房地产商都不愿揽下这种烂摊子。西安出台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对城墙内建筑高度进行限制,这更使不少开发商对老旧小区的开发热度再减。

7e1e45437924d4d0af487dbde9961a5e.jpeg

目前老旧小区数量仍然较多,解决好老旧小区的问题已成为当下西安发展必须解决的顽疾。

改造老旧小区 西安做了这些事情

老旧小区虽然问题多多,但在西安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它也在逐渐变化。

从2013年起,西安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2015年,印发了《西安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三年实施改造任务510万平方米。

为破解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难题,2017年,西安市制定了《西安市老旧住宅小区加建电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规定西安市城六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4层以上的老旧小区,每加建一部电梯将会获得15万元的补贴。不少老旧小区居民加建电梯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实施14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546.5万平方米。2018年更是计划实施200万平方米,实际实施4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243.9万平方米。

2019年2月,西安市政府发布了《西安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升级方案》,规定将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对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具有合法产权、未列入危房或棚户区等进行拆迁改造计划,全面消除“三无小区”脏乱差现象。

2019年3月7日,西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西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行视察。2019年,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启动39个项目,涉及129万平方米。其中已开工12个项目,面积29.6万平方米。

日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申报指南》,明确从今年起,按照年度计划逐步对全省9351个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惠及119.59万户居民。其中,2019年纳入中央补助支持的城镇老旧小区共计1225个,涉及14.68万户居民。

0e78d6c3941cc41a00710fdca9be7745.jpg

2019年2月,西安市发布《西安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升级方案》(来源: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要“好看”也要“好住” 老旧小区要与城市共同发展

70年来,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西安,已经全面进入改善居住时代。

陕西省政协委员邱祖凤认为,现在老旧小区生活环境与正在发展的城市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老百姓心里有落差是必然现象。政府要认识到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

她建议开展为期三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和提升的专项行动,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或筹措改造资金,有计划地对老旧小区的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改善,重点对小区道路房屋维修整理、立面整治、管线序化、公用事业管线改造、公共照明、监控设备、保安门、绿化配置、停车位划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或提升,与大市政和整体布局相适应。改造后,根据小区实际,分别采用引进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居民自治管理和社区居委会管理三种模式,实现老旧辖区物业服务标准规范。

老旧小区不同于城市扩张遗留的城中村、棚户区,也不同于现代商业开发小区,其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过程。它见证了西安一个时期的城市住房发展水平,所以它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历史必然性。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小区硬件的简单提升,更是夯实居民自治基础、服务社区长远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突破口。只有符合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发展,老旧小区也不例外,在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有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西安视察时强调的,老旧小区改造十分必要,不仅要进行楼体管网翻新等“硬件”改造,还要根据群众需要提供养老托幼、医疗助餐等“软件”服务。老旧小区改造光政府“独唱”不行,还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组成多声部“合唱”。

文/高政超 李为涵

(据中国政府网、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华商网综合)

编辑:高政超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2025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