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赵锐:关中平原城市群可探索“前店后厂”模式

时间:2019-10-14 09:12:28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赵锐:关中平原城市群可探索“前店后厂”模式

西安是以“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引领带动的“前店”,周边各级城市则是产业经济的“后厂”,有利于增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使区域内各级城市分享城市群发展红利

文 / 赵 锐

中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大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时代,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城市群,将构成全国的经济矩阵。这种格局使非均衡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大趋势,加速人才、资本、技术、企业等优质要素向城市群集聚,使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支撑和主动力。

以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三大世界级城市群为先导,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为支撑,呼包鄂榆、哈长、山西中部等区域性城市群为依托,相互呼应形成中国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格局已渐趋明朗。

作为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先导,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其他城市群发展探索着各具特色的模式。但各个城市群的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城市体系不同,在发展中面临着与发达城市群不尽相同的问题。

1830ccb06b899cfe348354c9d6eb28a7.jpeg

西安东部河景灯光秀。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先天不足”尤为突出

国家级城市群基本都有两个以上中心城市为支撑,已形成多极化支撑格局,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外部辐射扩散效应更强。比如,成渝城市群有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东西呼应,长江中游城市群更是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四个省会城市构成核心区。而关中平原城市群只有西安一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单极化支撑的辐射扩散范围有限。

与同样单极化支撑的中原城市群相比,关中平原城市群也明显先天不足。以郑州为单极支撑的中原城市群,仅核心区就有开封、新乡、平顶山等13个地级城市,形成轮辐状密集布局,人口规模近1.6亿,经济规模近6万亿,仅次于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已是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而关中平原城市群只有10个地级城市,且呈东西带状分布,人口规模不到4000万,经济规模刚刚突破2万亿,在七大城市群中内部布局体系和经济实力都最为薄弱。

这些都决定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必须探索适合自身条件及禀赋的发展模式。

440e0f294cc3d9749f2e2036cc40099f.jpeg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城市群的出现是经济发展演变的过程

核心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大量的产业和人口,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在现代化快速交通支撑下,与相邻城市的辐射区域不断接近并部分重叠,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相互作用形成功能彼此对接、产业互为支撑的城市密集分布区——这就是城市群。

密集的城市布局、交通体系、人员往来只是城市群的表现形式,构成城市群的核心力量,是城市之间的经济关联度。经济关联度则主要体现在产业分工与合作,即核心城市与二级、三级城市之间,是否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关系。这一城市群的关键要素,是从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到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从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概莫能外的共同特征。

与粤港澳等多极支撑的组团式城市群不同,单极支撑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更应倾向于集合式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即以经济联动、产业分工为重心,提升核心城市的产业支撑引导能力,增强二级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强化三级城市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应重点推动西安的经济布局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专注发展高端产业及产业高端。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配套环节向咸阳、宝鸡、渭南等二级城市转移集聚,紧抓产业链中端建设特色工业城市。将传统原材料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能源化工等初级产品生产及服务,向三原、富平、兴平等周边县级城市集中布局。

这样的城市群内部体系,有利于形成两个纵深联系的维度。在水平维度上,可形成城市经济不同规模、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维度上,可形成城市经济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分工的相互补充的立体经济网络。

西安是以“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动经济”引领带动的“前店”,周边各级城市则是产业经济的“后厂”,有利于增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使区域内各级城市分享城市群发展红利。

2a2571190a08057da4824ce29dc789be.jpeg

图片来源:国民经略

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 探索出具有陕西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集合式的“前店后厂”城市群模式面临一个突出矛盾:西安作为单极核心城市,经济当量和产业规模的外溢能力还不够强大,同时又存在发展空间局促、产业布局分散等问题,向周边城市产业转移、功能纾解的主动性不强。

这就要充分学习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比如,苏州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探索出了城市之间的“前店后厂”关联模式;广东推进深汕合作区、广清特别合作区建设,赋予合作区地市级管理权限等。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也要着力突破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传统空间格局,支持和倒逼西安及次中心城市“跨界拓展”,形成以要素互补、产业合作、经济互动为纽带的新型发展格局。可首先推动西安对渭南卤阳湖开发区实施托管,试点建设西渭特别合作区。在管理体制上可采用合作共建“飞地模式”,采取行政区划不变、事务全面托管、财权事权匹配、新增按比分成的“委托管理、各计其功”办法。

渭南卤阳湖开发区横跨蒲城、富平、临渭三区县,拥有300多平方公里发展空间,位于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快速便捷,还拥有4千米跑道的大型飞机场。既可解决西安的产业空间局促、用地指标紧缺问题,承接建设未来的西安第二机场,又可为渭南发展先进制造、通航服务等产业注入量级动能,形成辐射带动渭南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试点试验基础上,推动西安区县、开发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建“飞地工业园区”。同时,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创新平台及各类孵化器,支持周边城市在西安设立“科创飞地”。以此打破行政、经济壁垒,促进城市之间在产业、科技、金融三大领域形成协同联动、融合共生的紧密经济联系,探索出具有陕西特色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编辑:李为涵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