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强和他的昆仑玉。
西部网讯(记者 赵昊)2008年北京奥运会,随着第一块金镶玉奖牌的颁发,昆仑玉的大名迅速传遍海内外。而这背后,离不开陕西宝鸡眉县人汪斌强以及其他更多同行的支持。
1986年,汪斌强来到青海工作。几年后他辞职创办了青海雅之堂实业有限公司,从事昆仑玉的推广及青海文化的传播工作。20多年来,深受昆仑文化影响的他也早已融入了青海这片净土。在汪斌强看来,昆仑文化和陕西的秦岭文化一脉相承,都有着深厚的底蕴。
昆仑玉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的玉石用料。
北京申奥成功后,关于奥运奖牌的设计和制作也逐步提上了日程。随着金镶玉造型的确定,选用什么玉种成了关键,而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出一脉,也受到了奥组委的关注。经过大半年的考察和论证,昆仑玉最终成功入选奥运奖牌的制作用料。
汪斌强告诉记者,“昆仑玉的入选我觉得有几个因素,一是昆仑玉的质地非常好,雕琢之后很符合奖牌造型的要求,二是昆仑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深入人心,而其深厚的内涵以及温和的品性非常符合奥运精神,三是全青海人民对昆仑玉入选做出的不懈努力。”所谓一朝闻名天下知,汪斌强对这个品牌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昆仑玉和昆仑文化密不可分。
目前,昆仑玉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物,而汪斌强也成为了昆仑玉加工及传播标准的制定人之一。“让昆仑玉走出青海,让更多人知道昆仑玉”,是汪斌强为之奋斗的理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国间文化交流愈发频繁,汪斌强计划未来能够借助丝路文化交流的平台,让昆仑玉走出国门,到丝路沿线国家客商的手里,进而更好地传播和推广昆仑文化乃至中国文化。
编辑: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