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过去,看场电影是家家户户翘首以盼的“大活动”,如今,手机随时随地就能轻松观看国际大片;过去,一场露天电影要挑选大广场挂上大幕布,如今,一个VR眼镜就能体验到各种电影场景和游戏世界。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不变的是老百姓对丰富精神文化的强烈渴望,改变的是科技多元的娱乐方式。看黑白露天电影早已成为很多人的往事,走村串乡的电影放映员也淡出了人们视线,而在城市繁华商圈,VR体验店随处可见,一个眼镜带你穿越时空。西部网、陕西头条对话老电影放映员和VR体验店老板,聆听他们对过往的感知,感受百姓日渐丰富的娱乐生活。
老一代电影放映员金家泉和VR体验店老板马涛
76岁老电影放映员金家泉:“我1959年参加工作时工资只有12块钱,说出来都觉得好笑,现在12块钱能干啥?”因为爱好看电影,金家泉在部队学到了放映电影的“好手艺”,背起放映机兢兢业业一干就是38年。他说,那时候人们没什么娱乐方式,一场露天电影全家老小都会准时参加,也许电影质量不高,但每个人都会聚精会神地看完全程。多年以来,金家泉目睹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娱乐方式,谈起过往和现在他很满足。
30岁VR体验店老板马涛:戴上眼镜就能零距离体验到虚拟世界的种种,可以感受到子弹在眼前呼啸而过,也可以直接体验滑雪赛道竞技刺激。从装修工人到VR体验店老板,30岁的热血青年相信科技勇于尝试,说起这份新兴事业马涛有说不完的话,他坚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生活会更加科技化智能化,自己趁着年轻多试试“新玩意”,也是为普及智能尽一份力。
西部网、陕西头条:金老师您好,您是哪一年开始电影放映工作的,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吗?
1965年金家泉在部队上学会了放电影,从此背起放映机一干就是38年。
金家泉:1959年1月1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剧团,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12块钱。1965年的时候我在部队上学会了放电影,爱上了放电影。
当时部队上放电影的文艺兵觉得我脑子灵光,就教我放电影了。现在电影院的放映机都已经实现自动放映了,那时候放电影可是没那么容易,要讲究天赋,什么都要懂一点会一点,比如光学电学你都要了解一些,不然根本放不出来。
从1972年来到西安虹光电影院当电影放映员,工资涨到了42块5毛钱,虽然不多,但是能干上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特别满足。每次放电影广场上乌泱泱全是人,电影开始前大家都是东家长李家短的聊着天,电影一开始立马就安静了,家里大人把孩子架在脖子上,根本没人提前走,直到银幕上出现“再见”的字幕,大家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马涛说,2016年选择VR行业是拿出了百分百的勇气去尝试。
西部网、陕西头条:马涛你好,VR算是一个新兴产业,当时是怎么开始的?
马涛:第一次接触VR是2016年,表弟试着买了两台VR机器,当时自己去体验了,戴上VR眼镜感觉很震撼,虚拟的场景感觉就在眼前,从没想到通过科技能做出这么逼真的场景,随后我就有想法开个体验店了。
VR的确属于一个新兴行业,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因为VR行业刚刚起步,现在只能以体验店的形式去发展,先让老百姓去体验去了解,他才能逐渐去接受。之前我做过装修,搞过网络,2016年选择VR行业也是拿出了百分百的勇气去尝试,刚起步的时候没人看好,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我也是普通农村出身,家里根本没有积蓄让我“折腾”,父母觉得祖辈从来没有经商的经验,根本不支持。
通过一次次的说服,一次次的沟通,把爸妈接来亲自“考察”,亲自体验,最后也打通了父母的心理防线。当时开店我全身的积蓄只有6万块,剩下的资金都是借的,没有压力更是假的,店面装修时我24小时都呆在店里,白天工人装修得盯着,晚上小零工自己动手,累了随便收拾个地方躺一躺。
庆幸的是,2016年西安VR体验店很稀缺,所以开业后收入还不错,第一年就陆陆续续把借款还清了。每天工作我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大程度的推广VR技术,让这个新兴技术发展的更好更快。
西部网、陕西头条:金老师,您觉得成为电影放映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金家泉说,人的一辈子很短,要干就干自己喜欢的事。
金家泉:那时候露天电影没人不喜欢,家家户户抢着看、争着看,以前没什么娱乐方式,看露天电影可是全家老少都会积极参与的“大活动”,特别“稀有”,也特别“珍贵”。虽是来来回回重复播放的黑白老电影,但每个人都看的津津有味。
那时候有句口头禅“看戏不看头,等于炒菜没放油。”大家为了不错过电影开头,孩子都会提前完成好作业,大人也会早早做完家务,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几十分钟到大广场上占座,期待着电影放映。
我离开部队后去文化局工作了好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不喜欢那样的工作方式,最后辞职了,还是干了放映员老本行。现在想想如果那时候留在文化局,可能现在生活的更好,但我总觉得人的一辈子很短,要干就干自己有兴趣的事,38年的电影放映生涯我不后悔。
虽然现在放电影再也不需要搬着沉重的放映机走街串乡,但是我还挺怀念那时候的日子。每当搬着机器去放映,小孩叽叽喳喳围上来问今天放什么片子,电影放完后大家满足的神情,都是现如今电影院无法实现的。
马涛说,年纪较大的长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VR,他们甚至以为我就是个做游戏的。
西部网、陕西头条:马涛,你如何看待你的职业或者你觉得别人如何看待你的职业? 这些年有哪些收获?
马涛:我认为VR在未来的前景会比较宽泛,以后也会慢慢普及,就跟智能手机的普及方式相同,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时间。别人看待我的职业可能更多的是不理解、不看好吧,毕竟新兴产业的普及还不高,比如像年纪较大的长辈,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VR,更别提了解这个职业了,他们甚至以为我就是个做游戏的。
开店第一个月靠自己的努力挣到钱真的很高兴,以前都是给别人打工,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做完本职工作就知足了,现在有了更高的标准,有了更新的目标,我觉得年轻人应该自己去创业,创业会收获很多有趣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 。以后也想通过自己手中的VR资源,将VR教育引进西安的各个学校中去。
每当看到那些第一次体验完VR非常震惊的顾客,我觉得又将这个新兴产业推广出去了一点。有时候,多一个人认可VR新技术,我的心里都很满足。现在VR行业还没有完全普及,作为一个VR店主,我希望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可以来尝试体验VR技术,带上VR眼镜就能零距离接触到高科技,这种新的感官体验可能会令你耳目一新,说不定会“直接爱上”。
西部网、陕西头条:这么多年过去了,您觉得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金家泉和妻子。
金家泉:中国这些年发展真的非常快,现在的生活是我根本无法想象的,真的是翻天地覆!以前的生活是吃饱穿暖就知足了,现在退休工资已经是当时的100倍,生活怎么享受怎么来,怎么健康怎么来;以前出门就是走,现在我考了驾照,前些年还能带老伴出去兜兜风;以前买卧铺都需要有级别,去国外绝对是“非分之想”,而现在,我光欧洲就去过3次。
那些年,大家的娱乐方式很少,即使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有,更别说黑白电视机了。通常老百姓放松只能靠听听评书和收音机,最“高级”的享受无疑是看一场露天电影了。当时冬天放电影,哪怕是寒冬腊月大家也会搬着板凳准时观看,人人出门前都会带上最厚的棉衣、穿上大棉鞋,哪怕是这样还是冻得双脚麻木,但总有几个小伙子在旁边跺跺脚,就能把电影坚持看下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电影放映变得越来越简单,观影环境也越来越舒适,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但谁能想到以前最“高级”的体验,现在用小小的手机“戳”几下就能实现,这根本无法想象!
马涛小时候与家人合影。
西部网、陕西头条:马涛,未来你对职业有哪些展望?
马涛:到我退休的年纪,VR技术肯定已经相当成熟了,普及面也已经很广泛了,以后可能家家户户都能体验起VR技术,家家户户也会因为VR技术更加方便智能。比如可能会出现VR电视,我们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就会感官升级,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实景、实地。
现在VR的“装备”还是有点笨重,以后技术升级可能会更轻便,说不定小巧轻便的框架眼镜就能实现VR技术,到那时候虚拟的电影镜头可能也会让人感觉到真实存在了。
西部网,陕西头条:金老师,您有什么想对当下的年轻人说的吗?
金家泉:现在是一个数码时代,科技技术时代,掌握了新技术新市场就是王道。现在的生活好了,工作环境也好了,我希望新一代年轻人可以秉持老一辈工作者吃苦耐劳、勤恳工作的精神态度,把自己的热爱、激情注入事业当中。
现在年轻人就业压力大,不努力就没饭吃,所以年轻人在业务上更得狠下功夫,希望年轻人能找到自己的喜好所在,并为之坚持奋斗。
西部网、陕西头条:马涛,关于提升百姓娱乐生活方面,你想对已经退休的前辈说句什么话?
马涛:精神文明是永远在进步发展的,现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信息化、高科技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VR技术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大众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让虚拟世界触手可及。
听父辈讲起那时候的电影放映更多的是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老一辈放映员对电影事业的追求、爱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学习的,露天电影放映现只存在在记忆中了,回忆是珍贵的,但时代在飞速进步,推陈出新也是无法避免的。
编辑:苏静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