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赵锐:互联网经济还有多大空间

时间:2019-08-30 09:25:18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赵锐:互联网经济还有多大空间

在看得见的未来,互联网经济势必由服务业不断拓展,努力向工业、农业领域全面延伸,并携带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系统,以及金融、商务、研发、设计、运输等传统产业,像现在改变了服务业一样,去改变工业和农业

ae145c609c1330c16e8da9651d058557.jpg

文 / 赵锐

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史上,1998—2000年绝对是个值得回忆的段落。中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8848等B2C网站开通,电子商务进入公众视野,张朝阳成为时代偶像……我也在那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电子邮箱,第一个OICQ账号,第一次知道了B2B、B2C。

20年后的今天,我们仗着一部4G手机走天涯时,很难想象当年互联网的青葱岁月——接上电话线,听着吱吱作响的“猫”,打开OICQ聊天软件,好友不超过5人,只能随便选个陌生人搭讪瞎扯。

1999年的东西部合作与贸易洽谈会上,一个来自深圳的青年在音乐震天的嘈杂会场,扯着喉咙给我讲他的电子商务梦想,“我相信,中国的电子商务一定能成功!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只有靠我们去实现!”

20年过去了,斯人难觅,言犹在耳。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当我们须臾不离网络的时候,回顾过往,谁也没有理由嘲笑那个时代和那些人。没有那些不疯魔不成佛的人,没有我们这些稚嫩的小白鼠和拥趸,哪里有互联网经济的今天。

那今天又如何?互联网经济已经蔓延到无孔不入了吗,真的已经越过山丘无人等候?在看得见的未来,互联网经济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e59d2528e89dca501896bddee8a5b93f.jpeg

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脉络看,20年走过了三个半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资源集聚利用。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天涯、古城热线等网络论坛的兴盛,为互联网经济集聚了基础用户和信息资源。尽管做了大量探索,但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平台影响力提供广告宣传、产品营销服务。

第二阶段围绕降低交易成本。在金融系统信息化的支撑下,互联网经济突破了网络支付的重大瓶颈,淘宝等购物网站兴起,开启了电子商务大门。盈利模式变得多元,以商贸业为主的发展空间迅速扩大。

第三阶段围绕生活服务开发。伴随居民消费方式、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以餐饮、出行、居住、娱乐等为主的线上生活服务快速发展,美团、滴滴打车、安居客、猫眼电影、摩拜单车等等,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日常。

还有半个阶段围绕信息知识服务。在产业分工专业化、精细化、微粒化趋势下,以提供专业信息、创意及知识、技能服务为主的猪八戒、微信公众号、项目易等逐步发展。但经营空间尚未完全打开,盈利模式还在探索,暂且作为半个阶段。

互联网经济的重点是通过网络将线下资源导入线上,再根据市场需求重新配置,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开发。因此,判断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脉络,离不开对产业发展特征的把握。所谓网站时代、博客时代、APP时代都只是表现形式的划分,并不能准确反映互联网的经济特点。

85a0ac9798febb6acdcb419e4e3260d2.jpeg

从以上发展阶段观察,有一个稍显郁闷的问题——中国互联网经济用了20年时间,始终是在服务业里兜兜转转。无论是广告营销、商贸购物,还是生活服务、信息知识,这三个半阶段都是在开发第三产业的线上价值。

其实这并不奇怪。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其生存发展也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优先进入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首先获得最容易获取的利润,用最简单的盈利模式占领最大限度的市场空间。

而服务业正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领域,其中又以广告业、商贸业、餐饮业为最。这个领域支撑了互联网经济的生存,也成就了互联网经济的今天。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更多经营主体不断投入,经过激烈竞争,终于在商贸、餐饮等领域形成天猫、京东、美团等大平台主导的格局。

对新兴的互联网企业来讲,除非像拼多多那样另辟蹊径,否则甭想再分到足够的蛋糕。于是,大家开始向交通、娱乐、旅游、住宿等行业迅速拓展。而信息知识服务领域,受限于知识产权体系不尽完善,规范市场发育不足,成为互联网经济在服务业的一块营养丰富的硬骨头。

不要见到农村电商和工业互联网就认为互联网经济已经进入了农业和工业。仔细观察,互联网经济在工农业主要介入的领域,还是批发零售采购等商贸流通环节,并没有跳出服务业的大框架。

40ed3b76f70a90265348280f759522dc.png

以此看,互联网经济还有70%的空间尚待开发。

仅从工农业产业链分析,互联网经济还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末端的营销售后、前端的原材料采购供应环节,尚未完全介入中端的生产制造、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而这两个环节的信息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互联网和农业互联网。

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应用,推动工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在尽量合理范围内配置,促进供需平衡,接近实现市场出清,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市场空间了。更何况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车间到家居的定制化、柔性化生产,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又是多么大的发展空间。

而服务业的空间也没有开发殆尽。一方面,貌似饱和的互联网生活服务业还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领域,比如医疗、卫生、养老、幼托等。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开发才刚刚起步,比如咨询、设计、研发等专业外包服务。

实体经济的前景是互联网经济的必要依托,放眼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的薄弱环节,就是互联网经济的新发展空间。

b02c574b831488e89c326a2f1bedaa4b.jpeg

其实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根本没有什么“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改变的是固化的利益格局和运营模式,经济本身的运行规律并没有被改变。所以,越是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领域,越是产业模式固化的领域,互联网的介入就会越慢。但在互联网经济走向成熟以后,这些领域的机会成本会不断降低,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这些营养丰富的硬骨头终将炖化,互联网也将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在看得见的未来,互联网经济势必由服务业不断拓展,努力向工业、农业领域全面延伸,并携带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系统,以及金融、商务、研发、设计、运输等传统产业,像现在改变了服务业一样,去改变工业和农业。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编辑:高政超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