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丨赵锐:经济发展需要想象力 如何发现并抓住想象力?

时间:2019-08-21 15:46:28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家谈丨赵锐:经济发展需要想象力 如何发现并抓住想象力?

调整了目标用户,就必须改变项目设计,了解分析儿童想象力的兴趣点,项目才有生命力

文 / 赵 锐

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联手催动了想象力经济。不理解想象力经济,不只是少赚点钱那么简单,搞不好还会赔个底儿掉。想象力不能脱离现实,传统经济是想象力经济的必要基础。真正能实现并产生价值的想象力,并非来自规划者和决策者的想象,而来源于对需求的精准判断和提炼升华。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上世纪90年代,电视里经常会播放这句联想集团的广告词。其时联想电脑还没有进入机关单位的采购目录,市面上流行着很多现在都已经忘记了品牌名称的家用电脑。确切地说,当时联想电脑不太受待见。

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事业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联想品牌的英文名称也从Legend“来整他”变成Lenovo“来弄我”。

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在90年代的计算机、移动通讯、互联网设备甚至部分家用电器领域,都几乎是一个美好想象。但联想集团一再突破认知局限,最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同样践行着想象力经济的企业还有华为、吉利等等。

当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联手催动了想象力经济,我们才发现,原来生产是可以创造需求的,只要你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想象。比如以前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炫酷触摸控制系统,被苹果手机实现后,不仅产品大卖,还成为了手机系统的主流。

如果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象过触屏控制呢?那可能就不会有智能手机以及相关产业,更不会有如今的应用空间和经济价值,那些APP、网约车、手机支付什么的都可能不会存在,想想都可怕。

没有想象力,会怎样?

在企业的现实运作中,不理解想象力经济,可不只是少赚点钱那么简单,搞不好还会赔个底儿掉。

几年前有家企业开发了一个山区旅游项目,在听取规划思路之前,我开玩笑说是不是在山口设计一个人工湖,山坡上建民宿和农场,山顶上再修一座大佛?工作人员怔了怔说,你怎么知道有大佛?

其实听到这个回答,我比他们还要沮丧。我并没有料事如神的本事,只是见过太多复制粘贴寡淡平庸的旅游项目,毫无新意,更谈不上想象力,这样的项目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局。

2015年底我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三大“硬伤”》,认为复制袁家村模式的水街、马嵬驿等项目不会火爆太久,可能两三年就会过气。时间过去了将近4年,结局有目共睹,最晚建成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也在最近宣布停业。

想象力经济的核心是用户需求,但最要命的是,很多企业先入为主地认为用户的需求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认知局限,封死了想象力的天花板,让用户陷入体验疲劳,最终被新的需求抛弃。

伟大如诺基亚公司也犯了想象力封顶的错误,认为手机是不能没有物理按键的,还嘲笑苹果和安卓的触摸屏系统。结果短短数年就沦落为“老人机”,从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商走向被拆分、收购的境地,真的是赔了个底儿掉。

如何发现并抓住想象力呢?

对那个计划在山顶修大佛的项目,我建议转变目标市场,将用户定位到12岁以下群体。因为儿童旅游是消费需求变动的大趋势,而且一个儿童会带来至少两个80、90后家长强劲的附加消费。类似的精准旅游项目在全国才刚刚起步,正是及早播种的时期。

调整了目标用户,就必须改变项目设计,了解分析儿童想象力的兴趣点,项目才有生命力。千万别再建什么过山车、海盗船、水上乐园,这些项目连孩子都体验疲劳了。创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魔幻世界吧,让小一点的孩子和三只小猪去斗饿狼,大一点的孩子和霍比特人去攀岩找洞穴挖龙蛋,顺便把民宿改造成蘑菇房子和魔法树屋,一家三口住一晚折扣价666,小朋友你觉得怎么样?

更多的细节不再表述,想象力也是有知识产权的。很可惜,做规划的高校团队认为这就是个简单的IP项目创意,没有采纳建议。

也有想象变为现实的。2001年单位领导带着我用半月时间走遍了浐河和灞河交汇处的砂石荒滩,提出了浐灞三角洲开发总体设想。

基于西安最短缺的大面积水体需求,建议规划以湿地和水景为主体的文教商务功能新区,还提出建设玻璃钢仿古宝塔、水上运动中心等等具体项目构想。短短几年后,我们就看到了浐灞生态区和长安塔。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当今世界已经不能再按照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来分类,而应分成高想象力国家、低想象力国家。同理,城市的发展也可以如此分类,高想象力城市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发挥着全国引领作用,低想象力城市则处于跟随与配合地位。

那给喜马拉雅山开口子、搬迁联合国总部,够有想象力吧?

这是对想象力经济的严重误读。想象的产生是从现象到具象,再到抽象,最后到想象的过程。也就是说,想象力不能脱离现实,传统经济是想象力经济的必要基础。提出“想象力时代”概念的Rita King说过:在想象力时代,我们可以共同设想和创造我们想要的未来,这不是编织出来的乌托邦,而是让我们能够快速迭代原型、测试想法,改变我们的体制和生活。

想象力经济必须以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所谓紧跟消费升级就是紧跟用户想象力的升级,所谓追随技术进步就是追随实现想象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一般越脱离实际需求的想象越是宏大,越是宏大的想象越接近空想,越接近空想的项目越接近骗局。

真正能实现并产生价值的想象力,并非来自规划者和决策者的想象,而来源于对需求的精准判断和提炼升华。对企业来讲,就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对城市来讲,就是市民最短缺的需要和新的期盼。脱离这些实际需求的想象,只是天马行空自说自话。

创造力和想象力才是新经济。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曾说:很多人因为看见而相信,但是我们这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我们相信它是未来,我们看见它是未来,我们把它变成未来,这个才是转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的东西。

编辑:李为涵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