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榆林讯(记者 李明)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吴起,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就在长征结束3天前,1935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从甘肃入陕,抵达入陕第一站——定边县。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7月31日下午,记者从定边县城出发驱车3个多小时后,抵达位于陕甘界附近的张崾先镇铁角城村。村口高高耸立着“红军入陕第一站”纪念碑。
“红军入陕第一站”纪念碑。
纪念碑文记载:1935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陕甘宁支队分左右两路东进,毛泽东率左路第一纵队,由环县慕油房进入定边县木瓜城宿营,17日,张塬畔战斗后,行进到左崾先、牛圈圪坨宿营。彭德怀率第二、第三纵队由兴隆山出环县经华池县艾蒿掌、章桥进入定边县铁角城。
在纪念碑下,今年76岁的林旭春老人讲述了自己听到的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队伍经过时,我父亲当时正在东山上放羊。”林旭春老人手指着背后的山坡说,父亲后来告诉自己,知道是红军,也不害怕。
林旭春老人讲述自己听到的红军长征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当中央红军在经过定边期间,敌方侦察飞机投下几枚炸弹,3名红军战士当场辆性,一名红军战士负伤掉队后遇害,当地群众就地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后来,当地建起了红军烈士墓园。
“如果没有红军长征的吃苦受罪和牺牲,哪来的今天这么好的生活。”林旭春说,三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自己吃穿不愁,每年还有2400元的各类补助,他也常给子女们说,不要忘记老红军和长征。
编辑:王蜀周秦